同读《曾国藩传》第一周思考题 2022.12.7
人生难免遇到挫折,曾国藩如何面对“生平第一大挫折”?
联系自己,说说对你的启发。
✍曾国藩的第一大挫折:第六次考试,院试落榜,还被学台“悬牌批责”为文理欠通。
✍面对此次第一大挫折,曾国藩没有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反而是钻进书房里,反思自己多年来的读书考试经历,总结失败原因:
1)第一个原因是曾国藩太笨了。
怎么办呢?唯有用超人的努力来弥补差距,用勤学来补拙;
2)第二个原因曾麟书的教学方法有问题。
怎么办呢?曾国藩就把自己的文章和他人的文章做对比,找到差距和问题,然后重点突破文章的大局观和整体气势;
3)第三个原因是考试时的临场发挥。
曾国藩没有像以前那样急于下笔,而是先思考,构思好整体脉络,然后展开,再细细打磨文笔,这样发挥就比以前好很多。
✍联系自己,对我的启发:
以前我遇到挫折很容易选择逃避,或者破罐子破摔,这样导致一个挫折连带着会拖出更多的难题和挫折出来,这也就是所谓的踢猫效应吧。
看了曾国藩对待挫折的态度和方法,我觉得每遇挫折应该摆正心态。
因为人生漫漫,挫折肯定在所难免,而且做的事越大遇到的挫折可能就越大,这时候千万不能逃避现实,更不能自暴自弃。
相反遇到挫折要冷静下来,细细反思总结:
是哪个层面没有做到还是没有做对?
是哪个层面做对了但做的不够好?
能不能借鉴成功人的经验,细细比对具体的问题出在哪里?
找到问题以后,能不能找到方法去重点突破?
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能不能提前预见并规避?
———————————————————
你对曾国藩“尚拙”怎么看?联系自己,说说对你的启发。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他发现下笨功夫有下笨功夫的好处:
1)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
2)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多,总是失败,因此“逆商”也就是逆境商数比较高,抗打击能力特别强。
3)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曾国藩“尚拙”就是做事情都愿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从来不绕弯子、不走捷径,这也就让他的基本功特别扎实,基础打的特别牢固。
在同时代的那些人当中,曾国藩取得的成就最大,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这“三不朽”境界,左宗棠、李鸿章则远不如他。其中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曾国藩的“笨拙”精神。
✍联系自己,对我的启发:
1)“尚拙”首先能让人心态平和,真正能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取巧的人往往贪求快速获得结果,一旦没能达成,心态很容易崩溃,一旦遇到大的挫折,更容易从此就一蹶不振,很难翻身。
2)“尚拙”能让人踏实干事,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反而更能成事;
相反取巧的人很喜欢走捷径,一旦踏空就容易栽跟头,而且也可能因为绕弯而走错方向,走的越快错的越离谱。
我曾经是很喜欢走捷径的一个人,事事能绕弯就绕弯,能钻空子就钻空子,这也导致我摔了几个大跟头,而这是需要赔上好几个甚至十几个青春年华才能稍稍弥补回来的,多么痛的领悟!
———————————————————
请结合曾国藩的“自卑与焦虑”,分析自己有无?
如果有,说说如何破解。
✍曾国藩的自卑与焦虑:一进翰林院,曾国藩发现自己缺少读书人的气质,没有做学者的风范和大儒的本色,不仅见识狭窄、观念鄙俗,性格还有很多缺点,这让曾国藩不仅自卑而且很是焦虑。
曾国藩为了破解自卑与焦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立大志:学做圣人
2)读书交友:拓宽见识和视野
3)写日记:改正性格缺点
✍分析自己有无,如果有,如何破解?
✍先说说我的自卑:
1)农村出身的我,也深感见识狭窄,跟不上一线大城市人的脚步;
2)其次是格局太小,为人处世总感觉很小家子气;
3)最后也是性格缺陷:做事无恒心,易半途而废,情绪波动大
✍再说说我的焦虑:
1)最大的焦虑就是小孩子的教育问题。
所谓言传身教,我却很难身体力行去教好孩子,他身上的缺点,我总感觉是我身上复印出来的;
2)然后是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焦虑。
做着一份并不喜欢的工作却不敢辞职,即使辞职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也很难找到下一份合适的工作;
3)最后是面对疫情,以及身边各种副业创富的案例,自己也想尝试一份副业,但是也没有很明确的方向。
✍我的破解方法:
1)静下来反思:通过写日记或者日程规划,或者睡前总结反思,有哪些成功的事件,有哪些失败的事情,或者值得感恩的事情,尽量做好跟进与迭代。
2)坐下来记录:通过阅读输入知识,充实人生的同时,也把学到的知识,坐下来梳理并记录下来。
当然,纸上谈兵往往是容易的,实际要践行并长期地践行确实不容易。
自律不够,他律来凑。
所以我加入了007,跟着21000+优秀的战友一起,裹挟成长!
如果您也有同样的问题,欢迎一起加入我们,我们互相赋能共同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