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为了避免人们简单粗暴地给周围人“贴标签”,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痛苦,希望大家能够理性、客观、深入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和共情他人。
我的朋友雯雯,重点本科毕业,在走向职场后,频繁更换职业和行业,在一家公司最长的时间是一年多,最短的只有两个月。
对于雯雯 “频繁跳槽,三分钟热度”的表现,很多人觉得费解;
要么说她“没有提前做好职业规划”,要么觉得她“有问题”;
但大部分人都会达成一种“共识”:认为这样的人,“缺乏长劲儿,眼高手低,幼稚不成熟,不靠谱,过于理想化,社会适应性差。”
甚至在求职过程中,这类人直接被pass掉,毕竟,大家都觉得,一个不够专注的人稳定性差,注定走不长远。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这种人,他们兴趣广泛,读大学一个专业,研究生又换个专业,毕业后又从事和专业完全不相关的工作;
要么就像雯雯一样,兴趣喜好看起来总是“不固定”,毕业后多次辗转于不同的行业和职业之间,有不少还往往一事无成;
很多时候,他们像是一时兴起,蜻蜓点水般地进入一种生活方式,很快又逃出来了,换下一种不同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有如此的表现?
01
想要的人生被“打断” 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
绝大多数人,在考大学之前,还是未成年人,他们接触到的外界信息和环境很单一;
只是凭借自己在书本中、网络中和别人口中了解到的资讯,去“拼凑”和“想象”现实社会,没有途径对职业有切身的体会;
报考志愿时,父母做主的时候多,很少有人根据自己当时的意愿选专业,也很少有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
看起来只是不了解社会,“太完美主义”的雯雯,对心理学感兴趣,但考大学时,她还是听从家人的期待,读了理工科专业;
毕业后频繁更换职业,其实是想要的生活被“打断”,从未被满足过,过去的人生也不过是“将就”而已。
我们都知道,决定一个人做出各种选择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除了社会和环境因素,更隐秘、更深刻的“个人因素”,就是他的“内在需求”长期被忽视。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及心理学研究的命题,我们一生的使命就是——成为我自己。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
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个人“社会化”程度的提升,一个人真正的隐秘需求在逐渐“长大”;
在精神需求被严重忽视的情况下,一个人必须通过自己主动出击、寻找,来填补过去的缺憾。
在以往的经历中,雯雯对于自己的理想,一直处于“饥渴”的状态,内心充满了“匮乏感”,缺失的部分没有被填满;
之所以频繁更换,是因为过去没有“试错”的经历,只能在职场中真正去体验,到底自己能胜任什么、优劣势在哪里。
不断地“推翻”一些经历,在逐渐的尝试中,找到让自己满意的、适合自己的职业。
02
“习得性无助”后,渴望刺激的“创伤心理”
“有的人似乎生活在一种不间断的叙述中,但我的生活有很多停顿和重新开始。
这就是创伤,打断了故事情节……它只是发生,然后生活继续。没有人会预料到你有创伤。”
——《拒绝承认:恐怖回忆录》
对于频繁跳槽、三分钟热度、缺乏长劲儿的人来说,“创伤心理”是对他们最准确的描述。
不少人在生活中,经历过创伤;
与原生家庭的病态羁绊、与上司和同事的不融合、伴侣恋人的不理解、朋友的疏远或背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都足以让一个人“受伤”。
受伤就像“生病”,无论是身体上的受伤,还是心理上的受伤;
得病可能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是恢复健康却需要一段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人类会在受到打击和伤害后,大病不起,需要疗愈的原因;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不断受伤,且没有“完全复原”的情况下再次受伤;
于是,我们的状态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所说的“习得性无助”——
个体经历某种学习后,在面临不可控情境时形成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事情结果的不可控认知,继而导致放弃努力的一种心理状态。
当我们在一条路上走得畅快如意时,我们极少会考虑其他的可能;
只有当中途遇到挫折和打断时,才想到要逃避;
逃避的具体体现,就是换一种职业,换一种生活方式。
受困于这些创伤体验,一些人感受到深深地无力感,甚至会失去“活着”的感觉;
于是,他们用新的刺激,去激发自己活着的感觉,去回避无法改变的“痛苦”。
生活还是要继续,为了完成自己的“心理富足感”,我们就要不断的“变化”,让自己变得不那么消沉,去适应新的生活。
03
你以为的“弯路”,都是必经之路
但这篇文章绝不是为了责怪谁,而是告诉大家,你是值得期待的。
我们所谓的“弯路”,其实都是必经之路。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没有几个人,能在一开始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任何一条弯路,都是路,都是一种尝试,每次努力和改变,都能让自己有全新的收获和体验;
在真实的体验中,我们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每一种职业和行业,都能教会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识世界;也让我们知道了不同职业的人的生活方式,了解到人间百态;
也正是那些弯路,丰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打开了我们的思维和眼界;
所有的一切,必须通过把自己放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才能得到相对客观公正的检验,内心才能获得满足,才能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又如何去实现它。
因此,你不必太害怕和担忧,也许,你正走在适合你的路上,或者你即将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