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要在“事上磨”下功夫(王阳明)

1、要在“事上磨”

阳明言工夫,要在“事上磨” 而主于“诚意” 亦日“谨独”亦曰“立志”其实皆求能“诚意”耳。诚意之极,即是“知行合一” “致良知”则即是“诚意”也。

要成就心学工夫, “事上磨”是主要,根本则在“诚意”。阳明心学的关键词很多,诸如慎独、立志、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根本上说的其实都是诚意。所以修习阳明心学,要抓住两大关键词一心能诚意,事上磨练。修心做事两不误,出世入世能兼得,这正是王阳明人生智慧的精髓所在。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这是学习王阳明心学的关键。陆澄问王阳明:“清静时,便觉得心境泰然,但一遇事便感觉不一样了,怎么办呢?”王阳明说:“这是只知道静养,不知道做克除私心杂念工夫的缘故。这样对待事情,心境便会反复复。人必须在事上磨练自己,才能够最终处变不惊,遇事泰然处之”O

“树木有生命,树木有语言”,这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木匠说的一句话。在我看来,一个说出这样话的木匠,其风貌堪比任何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宗教家。在劳动中获得的喜悦是特别的,绝对不是游玩和兴趣可以代替的。认真、努力地工作,克服痛苦和辛苦后取得成功时的成就感,是人世间无可替代的喜悦。

2、教你怎样做知道而做不到的事。

阳明心学作为中国哲学史、伦理学史上一个重要学派,其心学观念、良知与致良知、知行合一理论是其心学的核心和精华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他认为,理全在人心,应该向内去求。“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知行合一中的“知”是指“心之本体”人的固有道德意识,即“良知”就是孟子说的“是非之心先天具有判断是非、选择善恶的道德标准。知与行都是内心的道德标准发出来的,知是行的主导,行是知的体现。66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所以知行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3、格物致知

阳明先生自龙场悟道,对大学的格物致知有了重新的认知。阳明先生的格物致知强调从自己内心上寻求和实现格物致知,与朱熹强调的在事事物物上寻找一个道理有明显的不同。

具体而言,阳明先生的格物与朱熹的格物不同的地方有哪些哪。首先是格的定义有所不同,阳明先生认为格着正也,端正对事物的态度,向内格物和心向致知。以此存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而朱熹则认为格着穷也,究穷事物之理与事事物物,向外格物事上致之,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其次是物的定义有所不同,阳明先生的格物,其包含了人与物,而朱熹的格物只紧是一物,独立于我的意识之外。再次是格物的顺序有所不同,阳明先生其实也非常重视事上磨砺,但是把格物致知放在首位,先端正对待事物的态度,心无私欲才好在事上程现人的本体良知。而朱熹强调先从事上求理,在明白事物之理的基础上逐渐的穷理以致知。

格物本是一个系统,阳明先生和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见解虽有所不同,但也具有共性,各有侧重,实际上关于格物饿内涵,自古至今还有很多不同的解读,我们把这些不同解读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格物五段,来概括格物致知的全过程,对推动主体的修身和事物的见履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载‖要在“事上磨”下功夫(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