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涔汐
1
马上到春节了,我给闺蜜发一条微信:美女,春节怎么过啊?
她甩来几个字:去泰国!
我预感不对,一个电话打过去:你不回家过年了?你爸妈没有意见?
她向我道来其中的缘由,原来她出去旅游,是为了躲避老家一帮七大姑八大姨,机关枪似的狂轰乱炸,跟审判犯人一样询问,干涉她的隐私。
每年对她都是一种精神折磨,忙了一年,春节好不容易休息一下,连清净的时间都没有。
闺蜜大学期间开始创业,现在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年收入不菲,典型的白富美,因为不想将就,所以如今单身。
她的婚姻问题,成了七大姑八大姨茶余饭后的谈资,仿佛阿姨们自己待嫁深闺,没人要似的,替人操闲心。
听完她诉苦,我非常理解她泰山般的压力。
2
《北京青年》剧情中有这么一段,春节团圆四家人聚集到一块儿,然后各吹各家孩子多么有出息,嘴上功夫互不相让,最后屡起袖子,就差上房揭瓦了。
可以想象攀比心多影响情绪。
现在她怕回家,因为一回家就得进入一个攀比的环境,尤其面对长辈们没有底线的询问,然后他们各自炫耀一下自己的成绩,再来一段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刺激,一个春节下来一个字形容“丧”。
面对这样的现象,知乎上一位人才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在哪上班什么工作能挣多少呢;
下联:结婚了有房么啥时候要小孩呢。
横批:可不小了。
答曰
上联:这个嘛呵呵呵呵呵;
下联:那什么哈哈哈哈哈。
横批:阿姨吃菜!
一年之中,最考验演技的时刻来到了。明明胸中万丈怒火,还得要笑脸相迎,人生中如果遇到一帮佛系亲戚,那得烧高香了。
答案是:Impossible,因为爱攀比是人性之一。
3
我把春节爱攀比的人归为三类:
第一类:打肿脸充胖子,逞能类型;
这种人我还真见过,几年前我参加初中同学会,本来都刚踏入工作岗位,各个是三无人员,一个同学开了一辆豪车,然后财大气粗的吆五喝六,那架势,说好听点儿叫做君临天下,说不好听仿佛是哪个山头的山寨王,惹得同学们非常不开心。
后来,一位同学私下查了下这位同学的车是租的,其实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碌碌无为,逞能而已。
面对这种人,不用怒怼他,找他们借钱就是治他们最好的办法, 数额不必多,但是也不必少,当然人艰不拆,见好就收!
4
第二类、为了心中的优越感
有些人爱攀比炫耀,是为了释放心中的优越感。
为什么过年回家,很多人爱攀比自己的年终奖,爱攀比自己的职称等等,然后还要把别人不如意的地方拿出来鞭笞一番?
因为他们要证明自己身份的“尊贵”,歧视别人的无能。这种攀比是一种自傲,自负,狂妄的行为,本质上是无知。
因为尊贵源于高贵的人格,而不是标榜自己的伟岸,来鄙视别人的不堪!
面对这种人,躲得远远的,万一狭路相逢了,听之任之,他把自己当神话,其实别人觉得他是笑话,你就当做他在演戏罢了。
5
第三类: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本事类型——面子
我曾经听过一句话:所谓的成功,就是自己挣了点儿钱,然后让全世界人都知道。
这话说得够损的。
大部分爱攀比的人是第三种类型,说得通俗点儿叫做面子,说得文雅点儿叫做虚荣心。有些虚荣心人之常情,但是过度了就是可悲。虚荣心背后还隐藏着一种心理叫做:自卑感。
越爱攀比,越爱炫耀的人骨子里自卑感越强,因为他生怕别人误以为他不如别人。
你看看周围的人,但凡那种穷怕了又缺乏修养的人,一般的情况下,一旦条件有所好转,就格外的爱攀比,因为他们要用物质的繁华,来掩盖藏骨子里的自卑。
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述一个人爱攀比的故事。有一家是拆迁户,突然发财了,为了证明自己有钱,脖子带着金项链,手腕带着金手表,手指头带着4个金戒指,觉得还不气派,好好的门牙拔了,装上4颗金门牙。
有人问:今天星期几?
这个人伸出4个明晃晃的手指头,露出4颗闪闪发光的金牙回答:周四。
听完全班哈哈大笑。
师太亦舒曾经在自己的作品《圆舞》里,写过这么一段文字: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来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从来没有自卑感。
爱攀比的人注定了是一个可怜人儿。
这种人我们持有一种同情的心态就好,千万别陷入攀比的风波,否则深受其害。 面对周围爱攀比的环境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马丁在“我是演说家”做了一个关于《莫攀比》的演讲,其中有这么一段,我们到底该比什么?
医生应该比谁救助的人多,而不是收的红包多;
明星应该比的是谁演的角色好,而不是谁的收入高;
企业家应该比的是谁对社会的贡献大,而不是单纯谁的企业规模大;
我们平常人应该比的是德性的纯粹,人格的高尚,精神的力量,对这个社会的贡献,而不是因为满足自己一时的优越感,掩饰的无能,掩盖的自卑感而过度攀比的物质!
最后我借用马丁的一句大气的打油诗收尾: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他比任他比;
笑看华夏数千年风雨,活着靠自己!!
张涔汐:头发虽长,见识不短;眼光虽毒,嘴巴不毒,以犀利的文笔,让你的认知突围。畅销书《你的努力,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微博@张涔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