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最新一期综艺《做家务的男人》中,演员张歆艺和老公袁弘吃着火锅讨论,界定幸福的标准是,你是否愿意回到过去重新活一次,不愿意就代表你是幸福的。
张歆艺毫不犹豫地说:“我不回,我小时候太苦了。”她说她上初中了还穿爸爸的劳保鞋,没有一条属于自己的牛仔裤,衣服都是妈妈把旧毛衣拆了重新织的。
有一回张歆艺想要买一双99元的小白鞋,妈妈让她保证考到班级多少名才给她买。从来没有那么用功读书的张歆艺,真的努力考到了妈妈要求的名次。
结果怎么样呢?张歆艺说:“我妈还是没有给我买,那个时候我就立下誓言,等我长大以后,自己挣了钱,我要给自己买好多好多的白球鞋。”
现在张歆艺的鞋都是白色的,很多很多的白鞋,说这段话的时候,张歆艺的神情似乎还没有释怀,就连主持人朱丹都说:“这是一种童年的心理创伤。”
准确地说,这是“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用来形容很多成年人,因为童年时被无情抑制住买玩具、追星、谈恋爱等各种欲望,在成年实现财务自由后,对自己进行报复性补偿的心理症状。
这种心理除了体现在消费上,还体现在行为上,微博上有网友说,他5岁时家里破产,他从有自己的玩具房到一下子失去所有的私人空间。
他和妈妈、弟弟住在很小很小的房间,直到初中以后情况才好转,所以现在他对私人空间特别重视,自己的工位上放了别人的东西都很难受,平时也是享受独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想要尝试很多事情,但是父母因为主动压制或者条件不允许等各种原因,导致孩子的欲望无法实现,但是这种欲望会一直伴随孩子长大。
等到孩子长大,有能力实现欲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变得很开心,反倒愈加空虚失落,父母需要防止孩子陷入“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的创伤中。
【2】
童年得不到,成年后疯狂补偿。
锤子科技产品经理朱海舟前几日发微博,说他抽时间组装了恐龙战队,终于解开了迷惑他数十年的霸王龙和长毛象如何合体的世纪难题。
捧着模型的朱海舟,满脸的兴奋,他自己都说:“我开心得像个80公斤的孩子!”原本属于童年的乐趣,却要在成年后才能得到满足,真的心疼地想要抱抱他。
童年得不到的玩具,心里却念念不忘,终于等到长大了,再也控制不住地买回那些玩具,难怪淘宝网上怀旧玩具那么受追捧了。
铁皮发条青蛙月销量4996件,万花筒多棱镜月销量4133件,水中套圈游戏机月销量2352件……这些不值钱的小玩具,都成了淘宝上销量特别高的商品。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淘宝发布一组大数据显示,一年有7000万成年人会给自己买玩具,其中90后占比达57%,而且超3成是95后。
因为童年想玩而玩不到,这些80后和90后长大以后,就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玩玩具上,甚至还诞生了一批职业玩家。
尤其是80后一代,他们更喜欢玩乐高和兵人,数据显示淘宝上有超过1000万的乐高玩家,而其中的深度玩家一年花费就达1200万。
河南一女子一年花190万购买兵人玩具,黑龙江一男子一年花500万买BJD娃娃,那些小时候得不到的玩具,成年后却要疯狂地买买买。
爱尔兰作家王尔德说,人生有两个悲剧,第一是想得到的得不到,第二是想得到的得到了。
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想要得到的东西,如果怎么都得不到,就会深深地镌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只能长大以后报复性地补偿自己,明知道没有什么效果,但就是控制不住。
【3】
被满足的父母,更懂得满足孩子。
今年48岁的杭州人丁晓辉,童年时就喜欢各种玩具。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动画片变形金刚在国内播出。
丁晓晖的爸爸拿半个月的工资,给他买了一套心心念念许久的变形金刚。时至今日,这套玩具他仍时不时拿出来把玩。
为了排解中年危机,丁晓辉现在每年花数万元买玩具,从李小龙到叶问,从黑武士到复仇者联盟,从现代“兵人”到二战“兵人”,丁晓辉的收藏应有尽有。
他还特意租了两个仓库,专门放玩具,而这里也成了他和女儿“秘密基地”,女儿搭一个公主房,他就搭星球大战的士兵来入侵公主房。
丁晓辉的女儿无疑是幸福的,因为爸爸拥有了“玩具自由”的童年,才会给她创造出同样自由自在的快乐童年,不需要再为想要什么却得不到而不开心。
而更多童年不被满足的父母,也意识到满足孩子的愿望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堂妹夫妻俩是普通的上班族,但是她给两个女儿买玩偶却从不手软。
堂妹说,她永远记得小时候跟父母第一次进县城的商场里,看到一个粉色的娃娃的那种震撼,但是父母一句“没钱!”就打发了她的失落感更是一直记得。
现在两个女儿都喜欢娃娃,她会每年生日带她们去买玩偶,看着她们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偶的兴奋样子,堂妹说花钱也值得。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说,真爱是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求,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
正是因为父母感受过想要得不到的痛苦,更不想孩子重蹈覆辙,这一届的父母们都懂得满足孩子的合理的欲望,让孩子的童年不再有缺憾。
【4】
父母如何满足孩子?
奥地利心理学家在《理解人性》中提到,如果一个儿童有某种生理缺陷或者主观上的自卑感,那他的生活风格将倾向于补偿或过度补偿那种缺陷或自卑感。
所以父母不能过分压抑孩子的需求,等到孩子性格产生缺陷的话,连后悔都来不及,父母满足孩子应该这样做:
支持孩子追求美好事物。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前一段时间,演员黄磊的大女儿多多因为频繁换发色闹得沸沸扬扬,但是黄磊夫妻一直很淡定,因为他们明白支持孩子追求美好事物也是一种教育。
一手弹得行云流水的钢琴,一份做得色香味俱全的烘焙,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多多,才是父母们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父母引领孩子一起追求美好的事物,做美好的事情,让孩子在美的熏陶中,培养审美感受力,才会让孩子对世界和未来充满更美好的向往。
无条件满足合理的要求。
明知道孩子成绩只是班级中等,却要求孩子只有考班级第一,才能买孩子想要的溜冰鞋,这样的父母就是“有条件”的父母。
不要跟成绩挂钩,更不要明知道孩子做不到还故意为难孩子,长期以往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情绪,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东西,内心的伤痕越来越深。
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一个人幼年时期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自我的一部分就会永远“卡”在那个地方,并在未来的人生中不断地寻求补偿。
只要不是无理取闹,父母应该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让孩子的内心不再匮乏,更不要因为得不到而心心念念。
我们都相信父母是爱孩子的,那么就从满足孩子的小小心愿开始吧,让孩子在拥有心爱的物品的同时,更能收获充盈的父母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