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学子最友好的专业是……

一位80年代末大学毕业的老师,提起他的农村出身,感慨道:我们当年高中的时候,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斗志,会在教室门口挂上两个鞋子,一个是皮鞋,一个是草鞋。时刻提醒奋斗中的孩子们,考上了大学,你就是拥有了穿皮鞋的能力;考不上,你就等着一辈子穿草鞋吧。

生动的而形象的实物对比刺激,让所有的学生都不敢稍有懈怠,只能拼尽全力,只为能告别农村生活的穷困潦倒和窘迫不堪。在精英教育时代,不管什么专业,一张大学文聘就算不能允诺你美好生活,但至少能保证你过上相对绝大部分大众更好的日子。对于农村孩子而言,那是实现了阶层的跃升,属于“鲤鱼跳龙门”啊!毕竟当年考大学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198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为333万,录取人数为28万,录取率为8%。198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为176万,录取人数为62万,录取率为35%。199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为283万,录取人数为61万,录取率为22%。

与之相对应,现在的大学是一个什么样的数据呢?

——202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为1071万,录取人数为856万,录取率为80%以上。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人,比2021届的909万增加167万人,这将是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

图片来自网络

于是顺理成章,文凭自然是贬值了。新华网曾发文:现在就业的筛选机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学历,对于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成长潜力的指标意义正在下降。

对于农村孩子而言,且不谈“寒门出贵子”,在毕业找工作竞争异常激烈,对没有家庭背景、没有腾挪能力的农村孩子来说,有时候往往意味着“毕业即失业”。一如《我的二本学生》里“现实已没有多少空间和可能,让一个普通的农村年轻人,在坚守梦想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更为顺畅”。

但就算文凭再贬值,相对公平的高考制度依然是农村学子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现在一线城市很多中产家庭,就是当年的农村学子凭借一纸高考分数进了大学,并通过自身努力,终于在城市立足扎根。

从就业市场的反映来看,虽然就业困难始终存在,但是不同专业数据确实冷热不均,甚至是云泥之别。不同专业就业所倚仗的个人能力、家庭背景、人脉资源的比重也大为不同,从友好程度而言,以下专业排行可见一斑:

人文社科专业,友好程度★☆☆☆☆

社会需求量不高,出路相对狭窄。因为专业设置门槛低,是各大高校招生的大户,导致就业难度系数叠加。考公、考国企专业的主要来源,但是考公考编,对农村学子而言,难度可想而知。对农村孩子而言,专业友好程度较低。

广告营销管理金融,好友程度★★☆☆☆

这类型专业,往往跟营销业绩挂钩,业绩往往需要非常强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管理能力。这对于自信心不够强,接人待物做不到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农村学子,往往非常煎熬;而所谓的金融业务,更多依赖于自身以外的资源,这对于农村学子,更是难以上青天。

师范、医科,友好程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专比高中分数要高,师范和医科的中专是最受农村学子欢迎的专业,基本上是女生报师范,男生读医科。无它,工作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同样,现在的师范大学和医科大学同样是对农村学子较为友好的专业,一是在于其专业性,保证了不可替代性;二是两者都属于职业成长性较为不错的行业,可以说是“越老越值钱”。但不得不提的是,由于现在医科在校学习时间长,职业初期待遇低,这对很多急需反哺家庭的农村孩子,挑战还是比较大的。

技术工程类,友好程度★★★★★

技术工程类的专业,专业性强,往往起薪较高,近些年陆续爆出的互联网高薪行业,均来自技术工程类。这些专业,属于技术性人才,虽然辛苦,但是通过一个又一个项目,快速积累财富,最终得以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在中国有句老话:纵有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农村出来的学子不怕吃苦,技术傍身,总能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农村学子最友好的专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