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逆潮》读后感

书名:《全球化逆潮》

作者:【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

作者简介:作为当代国际经济学界一位赫赫有名的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信息经济学、货币理论、企业理论、劳动经济学、金融学、公共经济学、财政学等多门学科和领域中都有开拓性贡献。他不仅担任过克林顿政府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还担任过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和首席经济学家,具有丰富的政策制定经验,也非常清楚地了解全球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

本书可以看作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为其在华盛顿的工作岁月写下的一本回忆录。

写作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思路

作者在十年前著有《全球化及其不满》,聚焦于发展中国家的不满。这本《全球化逆潮》是上一本的再版,但是增加了发达国家的不满,可谓是完美贴合了时代。作者在书中对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国家的虚伪、国际组织的错误、金融财团的利益和规则的不公平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发展中国家的弱势和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及中下层充满了同情。对西方国家的“原教旨主义”式的自由化做了详尽的批驳。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在自由的、不受管制的市场中,个人追求各自的利益会使整个社会的福利最大化。斯蒂格利茨认为现实世界并不是那么回事。相反,他认为:因为市场参与者不能得到充分的信息,市场的功能是不完善的,常常对人们的利益造成损害。所以政府和其他机构必须巧妙地对市场进行干预,以使市场正常运作。

二。最重要的三个要点

1.在全球化的治理和政策制定方面,作者认为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很多方面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他们的行事基础是华盛顿共识,包括财政约束、私有化和市场自由化。所有的援助都是有条件的,而且有时间限制。而这些条件都是这些组织的官员(大多来自发达国家)强行要求的,作为受援国,处于弱势地位,本国的经济学家却没有更多发言权,虽然他们更熟悉自己的国情。在危机时本该实行低利率和扩张财政政策的时候却被要求财政约束,在本国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的时候却被要求削减关税,在接受援助的时候却被要求建立相应储备(只能拿受援助的钱买美债作为国际认可的储备),在本国还没有强大的金融业的情况下却被要求实行充分的资本开放,在私营企业无法填补空白的时候却被要求一步完成私有化,弱国的金融和工业被要求开放的同时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在强强联合。这些援助条件甚至达到100多项,来源于“原教旨主义”式的自由市场经济的狂热,执行的步骤是不合适的,落地时常常摧毁当地的秩序,导致更大的危机。这些事情在博茨瓦纳、乌干达、埃塞俄比亚、韩国、拉美、俄罗斯和东南亚已经有多次案例。在要求发展中国家进行彻底开放的同时,发达国家对自己的农业却实行高额补贴,这导致不发达国家的农业完全无法抵抗。

2.作者也谈到了东亚的经济奇迹,作者认为外资有助推作用,却不是根本性的力量,根本性的力量在于当地的高储蓄率。这些地区无一例外在起步时都是出口导向,政策引导,市场保护,逐步开放,没有完全按照自由市场经济的道路走,政府之手克服了市场之手的诸多弱点。在拉美、在俄罗斯却是另外一条不成功的道路。在非洲,开放的市场使本地企业完全无法抵御发达国家的企业。

3.对于美国的贸易逆差,作者认为特朗普在走一条错误的道路,美国不会回到一个回不去的世界。汇率不是根本,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也不是根本。经常账户赤字等于国内投资和储蓄的差额,储蓄太少,过度消费才是根本。美国不从中国进口,也会从其他国家进口。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储备美元,以备不时之需。储备的美元又买成美国国债,美元回流,进一步助推美国的消费。政策由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制定,后果由全世界承担。

三.感想

这本书很深刻地认识到当前世界中存在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穷人与富人之间的不公平,剖析了不公平加剧趋势背后的原因,也对国际机构改革等解决办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收获是对全球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和危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经济转型,全球金融危机等这些以前就有所耳闻的事件了解更深刻。

你可能感兴趣的:(《全球化逆潮》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