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我:在与世界的互动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在迷茫的时候总会思考很高深的哲学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要到哪里去?昨天跟一个老友聊天,她最近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又面临职业转型。她说自己最近都在思考哲学问题,而且开始看一些以前看不进去的书,比如:《瓦尔登湖》,她说感觉自己处在低谷但又好像充满了能量?难道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高下相倾?


《了不起的我》这本书,就可以回答上述问题,这是一本适合普通人阅读的心理自助书籍,他的作者是陈海贤老师。本书脱胎于海贤老师在“得到”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专栏,书中从行为改变、思维进化、关系的发展、走出人生困境和绘制人生地图五个方面,讲述了我们人生中可能遭遇的境况,并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工具帮助我们完成自我心理发展。


1、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简单说来就是分清什么是我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我只为我自己的事负责,别人也应该为他自己的事负责。这个理论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毫不夸张的说它是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石,因为很多俗世的烦恼都来自于界限不清。


至于判断一件事是谁的课题,有一个简单的准则: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谁承担直接后果,就该谁负责。



就拿求助这件事来说吧,我遇到一件事想请领导帮个忙,就算这件事对领导来说就是举手之劳,但我还是开不了口,害怕被拒绝,害怕别人知道说我闲话,毁了自己的“光辉形象“”,如果掌握了课题分离的精髓,我的需要就是寻求帮助,提出请求是我的课题,至于别人答不答应帮忙,是他的事,是我控制不了的。


这样想了以后,顿时感觉呼吸都变得顺畅了!


更多时候,不懂得课题分离体现在我们不会拒绝别人,唯恐拒绝别人会招致别人的不满,于是很多事情就这么极不情愿地应承下来,除了得到别人的一句谢谢之外,也给外界留下了好说话的印象,于是更多的事情就会想你涌来,就问你烦不烦?


问题就在于我们把变成一个探测别人需求的敏感雷达,而看不见自己的需要。


分清楚求助是别人的事,答应不答应是自己的事,就不会这么累了,也不会总是活在别人的评价中了。更不会做为了成全别人而委屈自己的傻事了。


2.情感触动


改变需要情感的触动,如果没有情感认同,就不会有改变发生。


我上世纪90年代在乡镇读初中时,有个姓王的数学老师,是个慈祥的小老头,刚上初中就听到一个关于王老师的传说:他曾经一句话改变了一个人,后来,那个人做到了我们省高招办的主任。


据说当时这个学生家境不好又不好好学习,天天上课睡觉,下课自然也不做作业,老师们不胜其烦,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羞辱他:你要是能考上高中,太阳都能从西边出来。他听了一笑了之,依然我行我素。


到了初三,因为怕影响升学率,没有老师愿意要他,正好家里也没钱,父母就让他辍学回家,王老师知道以后就去了他家,苦口婆心地劝他父母,让孩子到他班上来,父母终于被说动了,他对那个男孩说:我说你行你就行,记住了吗?男孩重重地点点头。


接下来就是一个草根逆袭的故事了,尽管充满了艰辛。责备,批评,有时候也能带来改变,但是它们中包含的不认可,更容易引起焦虑,造成反弹。而情感触动,则包含着深深的接纳与包容,给人带来巨大的能量。


同样我们对自己的批评和指责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只会让我们陷入自责-焦虑-更焦虑的死循环。所以对自己高要求并没错,错误的是高要求背后被自己的厌恶。


正如王尔德说过: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同样,如果你想让一个人变得更好,就用发自内心的爱去感感化他。


3.变化的自我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他有一个来访者在一家IT公司做产品,工作中需要争取资源、对沟通协调要求也比较高,她觉得自己不适合,很烦恼,问海贤老师是不是自己选错了职业。

还说自己做过职业倾向测试,结果显示她适合设计类工作。


海贤老师指出:当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规划时,我们倾向于通过职业倾向测试来帮我们发现“真实的自我”,然后据此来选择职业,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当我们讨论如何发现自我时,正是以一种静态的方式看待自己。


山本耀司说过一句话:"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也就是说,你的自我是什么样子,跟你遇到的人,做过的事,跟你跟这个世界的互动是有关系的,所以自我是不断变化的。


真实的自我,是在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有时候是很难规划的,你只能从不断的尝试与反馈中选择可能成功的一条路,不断摸索着前进,这个过程中,你的自我一点点的形成并加强。


《了不起的我》这本书告诉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片面的知识,自我更是在关系中的不断发展的,鼓励我们以更积极的心态与这个真实的世界互动,把自己整合到更大的人类群体中去,进化成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了不起的我:在与世界的互动中,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