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为何不能仅仅停留在外在形式的层面?

礼是仁心显现的一种形式,那么礼只有外在到底行不行呢?

孔子每件事都要问一下太庙,太庙里面的人物就是周公,他问的问题,是关于礼的问题,那时候的孔子以礼著称,但是有人却说,孔子竟然每件礼的事儿都要问,那么他还知礼吗?

而孔子回答说是理这件事应该是发生在孔子三十而立的时候,因为他三十而立,立的就是礼,他对礼了解非常的多,那么他为什么还要问这种问题呢?我觉得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还有礼存在,所以他以问问题的方式来提醒大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样做,让孔子觉得还有礼这个存在,因为当时在春秋的时候礼保存的最好的就是鲁国,而孔子正好还在鲁国。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天子才能享受八佾,也就是64个人,而诸侯则能享受六佾,也就是48人个人,而像他这种人则只能享受四佾。而这种人却享受了天子才能享受的待遇,那岂不是违反了礼?

你这样能忍受享受八佾这样违背礼的,那么你还有什么不忍心的呢?那证明季孙氏的心是非常的麻木的。

当时的鲁国的政治局面是顶层的,诸侯并没有实权,他的权利被他的大臣们,也就是孟孙氏,季孙氏和叔孙氏等三大家族所瓜分掉了。而大夫的权利又被家宰所掌控

所以那时候也就是大夫僭诸侯,陪臣执国政

那个时候孔子就发现了,其实春秋时期礼乐坏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那个礼坏了,而是因为大家的仁心坏了,麻木了,变得不会不安了。本来是因为天子领会天道,然后吓达于诸侯以及大臣,最后到百姓,但是因为诸侯权力太大,所以无法维持,所以最后导致大家的人心坏了。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其让而升下,而其争也君子。

没有了礼的约束,真可能就会爆发血腥,会产生怨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战争。但是如果有了礼,就会变成了比赛,就会变得不产生怨恨,并且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 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所以没有礼的约束和有礼的约束,他们之间的争是非常大的差异的。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其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子夏在问里,孔子回答说,你就像一幅画,你现在有白色的底子,才能画出美好的画,如果你没有白色的底子,那你画出来的画将变得没有意义。这句话我认为礼是由仁心发出的,如果没有仁心,那么礼也就没有了意义,就会变成教条,也就是礼失仁则法,所以我认为礼的作用就是仁心用来推的显现。孔子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礼就是仁心的外化。所以他最后说,子夏也可以和我一起。

你如果仅仅只限于外在的形式层面,那么你就没有了仁心,没有了仁心,你就无法理解礼,那么你就只是一个规则来限制住你,你根本就不理解礼。你必须通过人心的外推才能理解礼。

你可能感兴趣的:(礼为何不能仅仅停留在外在形式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