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上,我想谈点什么》

村上春树

在日本的当代作家里,我一直颇为欣赏的有两位:一位是撑起推理小说半壁江山的东野圭吾,不仅高产,而且写出的小说几乎部部优质,他写作的核心通常是借着对社会问题的探讨来剖析人性;而另一位要提到的,就是风格始终百变的村上春树,似乎对于他而言,小说家常常遇到的写作瓶颈——想象力枯竭问题丝毫不存在。他的诸多作品(说实话我读得并不是很多),往往单凭书名就足以让人印象深刻:《且听风吟》、《1Q84》、《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似乎永远都透着一股子诗意又奇幻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想要拨云见日,一探究竟。

犹记得多年前第一次翻阅《海边的卡夫卡》时,由于年少无知,对书中很多晦涩的内容其实一知半解,可书名搭配出来的奇妙组合,以及书中少年的探险历程,还是让我忍不住深深着迷。可没过多久,喜新厌旧的少年心性又让我先后迷上了昆德拉,毛姆,阿加莎等人,而对村上仅存的关注后来也就仅仅停留在了每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热门话题上。

直到最近,偶然的机会下看到了他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本一直以来都被我下意识归为跑步随笔集的作品。事实上,书中的大部分内容也的确是围绕着村上多年以来的跑步经历来写,正如他自己所说,只是平时跑步锻炼及参加比赛时的一些随笔杂谈,修改整理以后才放在一起结集出版。就是这样一部没有什么野心的作品,却让我又一次深深着迷,并且忍不住想要评论一二。

跑步,于常人而言,往往都是枯燥且难以长久坚持下来的。而对于村上,参与的初始也只是源于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未雨绸缪,可随着锻炼的深入,连他自己都始料未及的是,他从一名名不见经传的跑者,越跑越远,跑出了日本,跑进了代表着跑步最高荣誉的马拉松比赛,而且参加的次数不止一次,并且最终把跑步变成了除自己写作以外与世界相处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中,常人所遇到过的挫折与挑战,他自然一个也没有落下:长久坚持爱好的枯燥与乏味,数次身心超负荷的崩溃,以及拼尽全力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的比赛结果。以至于每参加一次马拉松,他都无数次想到过中途放弃,可最终都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力撑到最后,并且从中收获颇丰。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可是当你不顾一切的坚持跑完,便觉得仿佛所有的东西都从躯体最深处挤榨了出来,一种类似自暴自弃的爽快感油然而生。”——2005年8月5日,夏威夷州考爱岛

“正因为痛苦,正因刻意经历这痛苦,我们才能从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活着的感觉,至少是发现一部分,才能最终认识到(如果顺利的话):生存的质量并非成绩、数字和名次之类固定的东西,而是包含于行为中的流动性的东西。”——2006年10月1日 新潟县村上市

其中让我记忆尤其深刻的,是村上多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一个经验总结:在你因体力不支而濒临崩溃的边缘时,内心里根本不会再在乎比赛的结果和名次,甚至对于超越身边的对手也无足轻重,因为即使赢了眼前的这位,接下来也总会有层出不穷的对手出现,竞争可能会使你进步,但却不能带来长久的快乐。对于参赛者而言,能坚持到终点,就已然是值得称耀的胜利。而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吗?

跑步之余,村上在书中又一次津津乐道的提到了自己的两次重大抉择:一是大学尚未毕业,就决心经营自己的爵士俱乐部,即使音乐类型小众而且村上原本不是八面玲珑之人,可最终他还是凭借着对爵士乐的热爱将店面经营得有声有色,利润也足够让自己的家庭衣食无忧;到后来,一次偶然的观赛经历,又突然点燃了他内心写小说的冲动,没想到第一部作品就得了新人奖,在众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他下定决心要当职业小说家,甚至为了不留退路狠狠心把经营良好的店面也变卖出去。他后来的成就有目共睹,可如果单纯以运气和天赋来评论绝对是一种对他的低估。这样一个连跑步都要跑成马拉松专业级别的人,我想即使不选择写作,换成任何一项职业他都可以取得绝对的成功。所以,一个人一生能达到的高度,一是看选择,二是看选择后的付出,两者缺一不可。

最难能可贵的是,随着跑步事业的蒸蒸日上,参加了无数次大型赛事,甚至被专业的业界杂志报道,可村上依然时刻保持着足够清醒的自知:跑步始终只是自己的人生副业,而写作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比起一个高高在上的大众偶像,他更像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充满了烟火气,为了取悦自己的客户(读者)而拼尽全力。

也就是从这本书,让我不仅开始懂得活得真实又透彻的村上春树,也开始真正了解小说家这个职业。毕竟,活着的方式有一万种,但最重要的,还是你选择的那一种。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村上,我想谈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