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从产品到产品矩阵:可复用、能积累、善生死

这是总结篇的第一篇,来聊聊从单一产品到产品矩阵的话题。并尝试提出第五个 MVP。

从单一产品到产品矩阵

单一产品和产品矩阵需要验证的假设不同,需要具备的能力也不同。这个过程可以被总结为从 PSF 到 PMF 再到 PRF

  • PSF,是 Problem-Solution-Fit,问题与解决方案的匹配,这是价值假设,相当于从 0 到 1;

  • PMF,是 Product-Market-Fit,产品与市场的匹配,这是增长假设,是从 1 到 N;

  • PRF,是 Positioning-Resource-Fit,定位与资源的匹配,这是长青假设,是从 N 到正无穷。

价值假设:问题与解决方案的匹配

PSF 要验证的是价值,即问题对不对,解决方案对不对,对应着前两轮 MVP,也就是 Paperwork 和 Prototype 阶段。

这一阶段中常见的错误有三点:

  • 问题不存在,是臆想出来的。(点子过滤器来避免)

  • 解决方案不存在。根本无解的事,多思无益。(询问领域专家来避免)

  • 问题也有,解决方案也有,但是问题(P)和解决方案(S)不匹配。(用户测试来避免)

增长假设:产品与市场的匹配

如果问题(P)和解决方案(S)匹配了,达到了 PSF,我们才算有了一个产品,也就是 PMF 的 P——Product。这时候重点就变成了后两轮 MVP,Product 和 Promotion 相关的内容了。

PMF 讲的是产品与市场的匹配,要验证的是增长,也就是产品的生产 / 分销可扩展性好不好,市场是不是足够好。

产品与市场的匹配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 产品有了,但本身无法规模化。(寻求模式突破来解决)

  • 没有一个相对大、不断增长的市场,导致这事儿只是个小生意,不是个大事业。(当然,“做大”是一种选择,“小而美”也是一种选择,只不过你想选哪种得先想清楚。)

  • 产品和市场不匹配。比如在行,产品与市场的供需关系上出现了一个逻辑问题,即“一群有时间没钱的人,花钱买一群有钱没时间的人的时间”,这是不可能有很大增长的。(需要对行业做深入的分析研究)

做一件事,问题与解决方案是必须匹配上的。但是如果你觉得小而美也挺好的话,追求产品与市场的匹配(PMF 和增长)就并不是必须的。

长青假设:定位与资源的匹配

如果你做到了产品与市场的匹配(PMF 达到),那就算找到了一个自己公司团队的定位,也就是 PRF 的 P,Positioning,下一步就是达成 PRF,完成定位与资源的匹配来扩大战果。

这一部分,就超出了单一产品的范畴,不在四轮 MVP 框架里了。这里面也有几种常犯的错误:

  • 定位不可持续。定位是公司立身之本,即“使命、愿景、价值观”,是公司早期靠着创始团队、产品、用户之间的反复互动,逐渐打磨清晰的,它给我们的后续产品指明了大方向。如果你的定位是“最好的马车公司”,那汽车时代来临时,你该怎么办?

  • 资源没能积累。随着公司、产品、用户的协同发展,应该要有某种资源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形成自己的增长飞轮。比如用户越来越多,成交就越来越多,对商家的议价能力就越来越强,商品价格越来越便宜,用户就越来越多,完成闭环。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增长飞轮。而有不少公司,除了不断赚点钱,没能积累下什么。

  • 定位和资源不匹配。这一点阿里做得不错,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重要资源是不断积累的数据,数据可以帮助生意做得更好。

如果成功达成了定位和资源的匹配,那我们就可以说,公司有了一个很好的产品矩阵。

单一产品在矩阵中的评价

矩阵中的任何一个产品,做得好的话,都要考虑和其他众多产品的关系,都要求该产品满足三个条件:可复用、能积累、善生死

  • 可复用:就是说可以复用公司的积累,比如供应链、比如数据沉淀、比如已有用户。如果不能复用的话,你推出的第二个产品和众多竞争对手相比,就没有任何优势。

  • 能积累:意味着后续产品可以为公司积累将来可复用的资源,好产品应该让整体更优,而不是单纯地消耗公司的积累。

  • 善生死:说的是要有合理的生命周期管理。每一个产品,都要在该进入的时候进入,该退出的时候退出。一个公司和一个生态系统一样,资源都是有限的,有时候死亡(即释放资源)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

从单一产品到产品矩阵,就意味着你的格局提升了,不会再想着给手头的唯一产品续命,而是可以更宏观地去想,哪些产品该加大投入,哪些产品该减少投入,即做产品的梯队建设,有负责挣钱养家的,有需要花钱投入的,不要计较短期内一城一池的得失。

小结

现在尝试推出第五轮 MVP 与 DS。

MV 依然是 Minimum Valuable,最小有价值,P 是 Portfolio,借用了投资组合的意思,意味着产品组合、产品矩阵,从单一产品的成功到产品矩阵的连续成功;D 用了 Duplication,复制冲刺,复制这个词,力求找到一种可复用的创新模式。

其实,复制又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同产业周期内的复制,和这一讲提到的话题相关,另一种是跨产业周期的复制,背后需要的能力,更多的就是组织与团队了,这个下一讲说。

上图是对所有五轮 MVP 与 DS,以及整个课程里提到的一些其他概念的梳理。

在结束对多轮 MVP 的描述之前,要打两个重要的补丁,以免你在应用的时候产生困惑。

  • 第一,五轮 MVP,并不是做完一步丢掉一步,而是整个过程中,每一个 MVP 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反复迭代优化,彼此重叠。

  • 第二,这门课里对每一轮 MVP 的描述,只是管中窥豹的讲了一些重要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如果要实际操作的话,还得加很多动作。

思考题

你可以试着分析一下自己所在的公司。

  • 如果你的公司还在单一产品阶段,那么,按照可复用、能积累、善生死的原则,下一个产品可能是什么?

  • 如果已经到了产品矩阵阶段,那么就可以挑选其中的一款产品,想一下它是否符合可复用、能积累、善生死的原则,可以做些什么优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19 从产品到产品矩阵:可复用、能积累、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