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马头琴(2)

        张纯华,1922生于山西省定襄县,家境本来比较殷实,不幸的是张纯华三岁丧母,五岁时父亲又撒手人寰,孤苦伶仃的童年张纯华靠亲戚帮助,勉强在山西老家读了几年私塾,1936年因生活所迫,年仅十四岁的张纯华只身一人,走西口的来到归化城(呼和浩特)在一家叫“德余泉”的商号学徒打杂,给大小掌柜提茶端水倒夜壶,货庄经营范围和乐器丝毫无关联,张纯华在这里一干就是整整十年。

呼和浩特旧城北门(网络图片)

      那段时间张纯华租住在一个大杂院,院里住着一位山西老乡,他有一把很不起眼的旧板胡,只要有空他就坐在院里拉板胡。张纯华闲暇时,只要听见老乡拉板胡,顾不上一天的劳累,坐在他身旁听的非常着迷,有一天这位老乡要搬走,就把板胡送给了他。

    张纯华如获至宝,老人自己回忆只要有时间,他就拿上板胡“割据”两下,凭着悟性不久竟也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拉板胡。老人说无论祖上还是家里人,从来没人摆弄过乐器,自他记事起,家里人或亲戚当中也从来没人接触过乐器这种东西。后来他捡到一把损坏的口琴,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吹着玩,因口琴已经损坏吹不出声音,于是张纯华留心寻找到几个丢弃的废口琴,夜里做工回来一个人静静的拆卸破口琴,把里面是簧片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口琴,居然也能吹出简单的旋律。

      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把板胡就成了他的亲密伙伴,给他孤独清贫的童年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有些小伙伴也经常听他拉板胡或着吹口琴。一天有个在天主教堂打杂的小伙计问张纯华,说他干活的教堂,有个比利时神父的手风琴坏了,问张纯华能不能给修好?张纯华说我连手风琴见都没见过,怎么可能修好呢。小伙计说反正神父的手风琴已经坏了,归化城又没人能修理,你就给试一试吧,修好了对我有好处,修不好也没关系。张纯华问手风琴是什么样的东西?小伙计说过几天我给你拿过来你看看就知道了。

    没过几天小伙计真的把手风琴拿来了,这是张纯华第一次见到这种洋玩意儿,也许是初生牛犊不畏虎,也许是小孩子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天然兴趣,也许是张纯华天性就对乐器有着超乎一般人的悟性,收下了这把从未见过的手风琴,做工回来不顾一天的劳累,抱上手风琴随便拉着玩。过了一段时间有所学校的脚踏风琴坏了,一起玩的小伙伴知道张纯华会吹口琴,也能修理口琴,于是推荐他们去找张纯华试一试。学校的人来叫张纯华去给看看,当时张纯华才十五六岁,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去陌生的地方见陌生人心里感到非常害怕,又不敢说不去,就硬着头皮忐忑不安的去了,这也是他生平第一次见到脚踏风琴,他根据口琴的原理,检查脚踏风琴的簧片,几经周折居然修好了。学校的人也感到很高兴,张纯华也得到一生中第一次意外收获,回来后他再联想脚踏风琴的结构原理,把那把手风琴拆开,认认真真的琢磨它的发音原理,发现是内部簧片磨损,按键接触部位老化接触不良,于是他按自己对口琴簧片的理解和修理经验,非常奇迹般的把手风琴修好了。当比利时神父看到自己的手风琴居然被一个中国小孩子修好了,感到非常的惊讶和高兴。这样张纯华的名声大噪,当时归化城里有很多贫苦的艺人,他们手里的各种乐器如果坏了,很难再买个新的,也没处修理,听说“德余泉”有个小伙计能修乐器,都慕名来找张纯华。

    后来酷爱乐器的张纯华还自己摸索着制造脚踏风琴,但因脚踏风琴的簧片都是进口的,内部结构机械程度也很高,手工制造根本不可能,也就放弃了。从这以后在“德余泉”打杂的张纯华,只要有空闲时间,就给归化城里艺人手中的各种乐器进行修理,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对乐器理解的天赋,在“德余泉”干杂活的十年当中,渐渐的积累一些经济基础,于是在解放前夕,他在归化城北门附近租了一个上下两层的门帘,创办了归化城里第一家乐器店“和声工业社”在一楼经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乐器,二楼专门维修各种旧乐器。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系马头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