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访:巴中非遗老字号“长赤麻饼”传承人李健华

“从我孩子一两岁开始我就卖麻饼,如今我孩子都24岁了,大学都毕业了,工作了,我还在这里卖麻饼。”7月24日,《长赤麻饼》传习所传承人李健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二十多年来,除了每年除夕、春节初一、初二三天外,李健华每天都在她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长赤镇的麻饼店里打麻饼、卖麻饼。她的生活与长赤麻饼密不可分,没有麻饼,她不知道该怎样生活,她靠着麻饼养活了她自己,也养大了她的两个孩子,如今她的大女儿已经毕业在医院工作,小女儿在长赤中学念高三。

长赤麻饼手工艺得益于铁制工具鏊的诞生,其具体可考时间为民国时期,传到现在已经是第五代。麻饼制作工艺程序复杂,做工讲究,材料要求高,天气环境要求也很严格。所制成的麻饼样式独特,为空心圆台状,圆台一面沾有芝麻,色泽为橙黄,其味香甜可口、质脆,带有芝麻香味,是一种广受欢迎的面食糕点。现在是市级保护项目。

关于长赤麻饼的具体起源,民间有不同版本,李健华是长赤镇上第一个开店卖麻饼的人,据她介绍,她的麻饼技艺是她的婆婆教给她的。婆婆告诉她,这个麻饼是一百多年前,她的幺婆婆张桂兰(音)最先开始做的,后来代代相传,一直到她。她的婆婆带了几十个徒弟,但到现在只有极少数坚持在做麻饼,所以她的店就成为了老字号。

李健华的麻饼之所以比别人家的麻饼做的好,不仅仅是因为资格老,也因为她的麻饼加入了麦芽糖。她做麻饼要先用糯米、麦芽熬成糯米糖,糖料还需要按照固定的比例加红糖、白糖,然后再加入芝麻等材料。

麻饼的饼子是用小麦面粉做成的。具体工序大致包括熬糖、和面、烤制、包装等。制作麻饼在温度和湿度上的要求比较高,所有夏天白天不能制作,因为夏天白天温度太高,糖浆容易干掉,做出来的饼子就会小而干涩。同样,风大的日子也不能做,因为风会将糖浆吹干。夏天一般是白天打肉饼,晚上七八点才开始做麻饼,一般要做到半夜十二点,有时甚至要做到凌晨一点。做一个麻饼一般需要十几二十分钟。烤饼子需要十分钟,烤饼子的锅一次只能烤二十几个,由于每天要卖几百个,所以前一天晚上一般要工作四五个小时。遇到逢年过节,经常是通宵打饼子,往往别人在休息的时候,就是李健华最辛苦的时候。

李健华的小店从二十年前就在长赤镇禹王宫对面,至今她依然租着这个店面,她也曾想买下这个铺子,但是无奈房东不愿出售,所以她一直租着这间小铺子。之前她老公也在店里做饼子,但是因为收入有限所以她老公外出打工了,留她独自经营着这个店。

李健华的麻饼不仅仅在长赤镇很有名,在巴中、德阳、成都、深圳、上海等全国很多地方都小有名气。由于饼子只能手工做,所以她生产的饼子不多。她只在本地卖,不做外销。曾经德阳有个酒店慕名打来电话希望预定麻饼,但是由于当时邮局不能邮寄这类食品,所以这单生意只能不了了之。现在由于快递可以寄麻饼,所以她有时候接一些外地的公司的订单。麻饼包装好了保质期有一个月,就算不包装,只要密封好也是可以保存十几、二十天的,所以邮寄到很远的地方也不会变质。

长赤镇有麻饼店二十来家,其中一些店主是李健华带出来的徒弟,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当记者问及面对数家同类店铺竞争,是否想过做广告时,李健华笑了,“我们从来不做广告,都是一个吃了说好就告诉另外的人。”就是这样的人传人的最原始的方式,保证了李健华小店的生意。她每天要卖上百个麻饼,最少也要过百,多时三四百个。现在麻饼一块钱一个,除去房租、材料费等成本,李健华每个月能挣两三千块钱。

李健华告诉记者,她今年四月份去了一趟台湾,感受了一下宝岛的风光,这之前她从来没有旅游过,每天都是在店里打饼,明年她还计划去泰国看一看。

这些年一直有人来学习做麻饼,前前后后也有不少于七八十个人,但是让李健华满意的并不多。她本想让女儿继承衣钵,但是无奈女儿觉得打饼太辛苦,不愿继承。随着年岁逐增,李健华体力不断下降,所以这几年一直在寻找传人,来继承她这个小店。她说她找继承人,没有什么要求,只要愿意打饼子,不怕辛苦就行。李健华带徒弟没有讲究,不行拜师礼,也不收学费,徒弟自己看着给,随时来随时学,不想学了随时可以离开。但是现在年轻人大部分都愿意外出打工,不愿意打饼子,因为打饼子既辛苦又挣不了多少钱。在采访中李健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打饼挣不了多少钱,但是至少有保障,女人只要能在家守着孩子,养活孩子就够了。”看着很多去外地上大学的孩子带着她打的麻饼,她特别高兴,外出的人觉得家乡的味道就是她的麻饼的味道,这就是她最大的骄傲。

特别说明:本文转自《东方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联系我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媒体专访:巴中非遗老字号“长赤麻饼”传承人李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