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红楼梦》里的美食,如果光停留在口腹之欲,还远远不够。
要知道,贾家是百年贵族之家,他们在饮食上的追求,早已经超出了吃饱吃好。在我看,至少还有以下四层境界。
首先,是吃对时节。
在《红楼梦》里,作者从头到尾,一直都在让故事合着季节的拍子走,一茶一饭也无不对应着时节的味道。
比如一入秋,从精致小吃到饕餮大餐,样样儿都是秋色秋香。
众人游大观园,先上两样儿小点心:藕粉桂糖糕和松瓤鹅油卷儿。藕粉、桂花、松子儿,都是秋色秋香。大观园里起诗社,菊花诗会伴着盛大的螃蟹宴,这才不辜负了这个秋天。
你看,红楼中人,始终在“吃对时节”上下功夫。这能追到孔夫子立的规矩——不时不食。
其次,追求综合感官享受。
就拿贾母的元宵节家宴来说,席面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别的不说,只看这几样细节:
第一,玲珑的山石盆景,青苔温润,鲜花开放,在北方的大冬天里,这无疑是视觉的惊喜;
第二,雅致的的香具,焚着百合宫香,这是嗅觉满足;
第三,精致考究的古董茶具,烹着各种名茶,更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进餐全程,笙管笛箫、歌喉婉转,这是听觉的满足。
你看,这一场宴席,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感官的享受,无以复加。
但是,只停留在感官的层次还不够,《红楼梦》里还吃得体面,有尊严,这就上升到“礼”的层面了。
还打孔夫子说起,他老早就立下了一条最基本的餐桌礼仪:“食不言”。
像贾家这样的大家族,就更是规矩大。林黛玉进贾府,在老太太身边的第一顿饭,姐妹们聚在一起,你觉得这得多热闹。
但第一顿饭,作者却用了四个字形容:“寂然饭毕”。也就是从头到尾安安静静斯斯文文,这是餐桌上最起码的规矩。
老太太的日常三餐,都是孙子孙女陪着,从邢夫人、王夫人到李纨、王熙凤,都不能上桌,那干什么?李纨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
各尽其责,这规矩礼数,刘姥姥看傻了,不由得感慨说:“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礼出大家!”
但是这种规矩又不是死的,宴席上如果有客人,那客人肯定会被让到上座。
比如薛姨妈来了,虽然是晚辈,但在餐桌上她会升格一级,跟老太太并坐。
就连村妇刘姥姥来了,虽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是老太太也是口内尊称“老亲家”,让到自己身边来。
最后一个层级,还得吃得风雅,吃出形而上的乐趣。
吃和形而上,是怎么关联到一块儿的?那就是超越了吃本体。
其实,获取食物只是最基本的层级,跟什么人吃、怎么吃才能获得情感和精神的愉悦,才是吃文化更高级的含义。
《红楼梦》里,凡是吃的场合,不论尊卑老幼,几乎都少不了行酒令。酒令主要的形式,就是五花八门的文字游戏。
宝玉跟冯紫英、薛蟠这帮纨绔公子喝酒,酒令就更花样翻新,要即席作诗唱曲,不学无术的薛霸王也不得不赶鸭子上架。这种酒席,没点儿才情修养还真应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