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寻找让你沉迷的乐趣

     

      朱光潜先生在《谈读书》中说:一本小说拿来当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便不免索然无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约束地发展。而林语堂先生在《读书的艺术》中也说:一个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那为什么读书呢?

      艾伦·雅各布斯的《阅读的乐趣》告诉你答案——“他读《基姆》的动机很简单,就是出于兴致:不是为了教育别人,也不是为了批评挑错,只是出于热爱……只是因为他喜欢,他想要读,难以克制这份兴致。……阅读本身就是一个结果,他读这本书并不是为了从中获取什么,只是想读它。”(美国评论家和诗人兰德尔·贾雷尔的一段评论)

      艾伦·雅各布斯的《阅读的乐趣》和其他谈阅读方法的书籍不同,它是一本引导读者去为兴趣而阅读的书。从书名到每一个小标题(如越慢越美丽、嘘——别说话)它更像是随笔类文章,而且书中举了很多名人的例子,读起来颇有趣。

      我们常常慨叹现在的人不读书,其实读书的重要价值(抑或是意义)始终没有被忽视,也可以说越来越受重视了。不过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带着某种责任、义务而进行阅读,往往读书都是带着功利性的。但为兴趣而阅读、在阅读中找到快乐,依然是值得推崇的基本出发点,乃至可以上升为一种崇高的精神活动。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雅各布斯在本书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随兴而读”的阅读主张。

      全书围绕这一核心主张,从不同的层面叙述了人为什么要追随自己的兴趣而阅读,探讨了阅读是如何展开的、有哪些微妙的体验和艰涩的困惑,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喜悦或烦恼。这本书帮助我们树立一种崭新的阅读观,让我们成长为“会选择、善思考、很自由”的阅读者。  

    《阅读的乐趣》所探讨的内容非常丰富,从为什么读,到读什么、如何读等都有所论述,通过大量的阅读案例,引发读者对阅读价值的深层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阅读书籍能够带来极大的乐趣,阅读是人类的一大趣事。作者认为所有人都能阅读,只要你遵循绝对的一条阅读原则:随兴而读。

      作者赞成的阅读价值观是“遵从读者自己的喜好标准”,提倡去读那些能给你带来快乐的东西——至少大部分时候——并且不要有任何愧疚。而且作者还认为如果一本书此刻不能带给你乐趣,也许过一会儿或者以后能带给你乐趣,只要你继续读下去就可以。

      从书中能看出,作者所主张的为兴趣而阅读才是发自内心的,并且是能够持久的,因此也真正能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他教会我们不要为任务而阅读,不要为数量而阅读,要探寻阅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价值,以及如何突破阅读障碍、获取新鲜的阅读体验。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阅读呢?作者在文中谈了以下几点——静下心来“慢读”,循序渐进,保持“专注”,细细“咀嚼”(也叫反刍式阅读),进行笔记,乃至带着“感情”不断“重读”,学会去“评判”,随“兴致”而读,并始终“沉迷”其中。        在本书中作者用诸多实际案例强调了这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在书的结尾处作者再次强调了贯穿这本书的主旨——沉迷在书中的那种深厚而又宽广的乐趣。

      书读完了,仔细回味一番,余味十足。刚开始感觉有些读不明白,因为本书叙述内容较散,可读着读着我就被作者新颖的阅读主张迷住了。虽然这本书并没有系统地讲述阅读的方法(甚至对有些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作者自己就表示很无奈),但他谈论问题时新颖独到的切入点及文中所举的诸多案例,让我有了很多收获——也改变了我个人的阅读目的。

      林语堂先生说,读书的真艺术就是有那种心情(读书的心境)的时候便拿起书来读,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这种观点和本书的作者雅各布斯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处。

      此刻想起了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小窗幽记》里的一句——“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让我们“闭门”寻找“净土”,寻找那份“让人沉迷的乐趣”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阅读中寻找让你沉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