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思悟】||明月寄情思——听课有感

陈珂珂执教《明月几时有》

大家今天能有这个交流的机会,我建议大家把感谢的掌声送给陈珂珂老师,因为每一次上课,尤其是这样的公开课,我反复的都强调过,无论是谁上,如果是提前一天接着通知这一天都是寝食不安的,如果是提前三天,这三天都是煎熬的,所以说其中的付出只有上过公开课的老师才能体会,无论这节课成功与否,我觉得大家心中都要升起一种敬畏之心,特别的尊重和感激为我们上课的老师,因为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课例供我们来研讨,才有了我们今天如此敞开心扉的面对面的交流。再次感谢珂珂老师!

常言道“古今一轮月,千载寄情思”,临近中秋,今天陈老师选择这节课特别应景。曾经有人评论评价苏东坡的这首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费。”确实它是在文学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咱们今天也是怀着一种虔诚之心,坐在这里研讨这节课的教法和学法。那么就对这节课来说,我想用“三用、两问、两建议”来谈谈对陈老师这节课的一点感受。

三用:用心、用功、用力

用心是指老师上课的态度,即特别的用心,用心与否,是为了应付一节听课还是被逼着推上这个讲台是能看出来的。所以说我能够肯定的说陈珂珂老师是很用心的,态度是非常端正的,对得起大家聚众听课的这份心。用功要比用心的基础上更上了一个台阶,为什么呢?因为你是不是在这里下了功夫,做了功课也能够体现在课堂上40分钟的课,你能够看到课堂设计是有板有眼的,层次非常清楚的,教学目标也很明确,教学过程在一个个突破难点,整个教学环节老师是非常用功的。

用力是指他她在教学上的用力点,正视学生的增长点,这个点就是她有意的在引导学生进行训练,每个环节都不厌其烦的引导学生,尤其是在读的环节,前半个课时这一点非常非常的明显,这节课她带领大家重温经典,既赏其文,又赏其人,更上课堂上学生的优秀的表现,学生的进步是很明显!

两问

1.教学活动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我第一个问题,比如说我导入新课的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回忆咏月的诗句,引起学生旧知识的勾连,从而很自然的导入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但是有一个点我觉得是可以改进的,如你的导入语最好不要出现在ppt上,导入语在老师的心中,要用合适的课堂需要自然而然地说出来;课堂结束语也尽量的不要出现,如果结束语的精华部分可以显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去读,每一项内容的出示都是有明确目的的。

再如:老师范读的环节,目的又什么?

今天老师泛范读的环节用她原话来说有一个前置背景,就是说提前准备的课件发不出来了,老师就豁了出去了,这个我看来老师豁出去范读课文是所有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的素养,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求大家语文课必须讲普通话的原因。我特别赞同会霞老师提倡的抛书朗诵,我以往上公开课时,无论是《小石潭记》还是《岳阳楼记》还是《出师表》,我都是背诵如流,在背诵的基础上你才能够怎么样非常熟练的诵出那种味道。如果说这个《水调歌头》你能背下来的时候,你就能够沉浸其中感受到他几次情感的波折,复杂的情感变化,你才能够该低沉的时候低沉,该激昂的时候激昂,该飘逸的时候飘逸,该舒缓的时候舒缓。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能够做到收放自如,是因为你做足了功课之后,这个我觉得你才能够读出他的情感变幻。当然可以配上古典音乐,和着音乐的节奏,彰显意境的高雅,余味的悠长。这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为了展示,不是为了有这个环节而设置活动,这个环节包括第六个学生,那个女生动情的诵读之后我们老师要做什么?

要点评,要让她的诵读起到引领的作用,就像刚才这个老师说的,其他的孩子们会吗?其他的孩子会不会读,不一定,那么我们就要对这个学生的诵读有指导,有引导的评价,这个同学读的好吗?大家的掌声代表什么?你为什么要给他鼓掌?来谈一谈你的看法,她读得很怎么样?多问几个“怎么样”,就有了孩子思悟的过程。那么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感觉呢?你来试试!让他试试,慢慢的他就读的出来了,这就是对学生的引领。

我觉得为什么我要问教学活动的设置的目的是什么呢?比如说在疏通文意的时候,学生自行理解检测,到最后学生齐读课文,读一遍译文的目的又是什么?

我就在此处问哪个问题,学生能记住什么,该记住什么,仅仅是为了让他读一遍译文,就觉得理解诗文的意思了吗?这就是我的问题,你要在这个环节里面养成学生什么这样的习惯,译文出示出来,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译文,找一找,在其中你应该记住的几个实词?几个重要句子?这些重要句子你会吗?在疑问处,画个双横线或者说摘抄都可以,你出示一遍的内容要有指向性,为什么要出示?不能走个过程,同学们读一步还有第一段读完读第二遍,读完之后什么也没写,只是读了一遍译文!

再如:朗读指导。

第一个学生读了,学生鼓掌,掌声,老师鼓励学生养成有素,鼓掌不拖沓,很有节奏,这是老师平常语文老师养之有素的课堂习惯,那么这个时候呢,你要找一个男生读,找男生读的时候为什么又找一个男生读,前面读的不好吗?要问自己多几个问号,我在这个地方标注了一下,点评,要有针对性来,这个女生开朗读的时候,字正腔圆,声音洪亮,读音标准,那么在节奏把握上是不是应该有所改进呢?下面谁来试一试?第二个同学读的时候,他的训练的指向性就非常的明确,我要在节奏上注意处理了好,第二个同学处理了之后,那么同学们节奏把握好了,我们是不是能够把这首词读好了,能不能融入一点你的情感体验呢?第三遍再找同学读的时候加入情感,那么字音,节奏,情感这么有梯度的阅读训练在这个课堂上就形成了,不是有多少遍的读就可以了,要有指导性,要给学生训练的支架。如果能够在这个课程中融入一些你的训练的方法指导,语文学习就会上一个台阶!

2.预设与课堂的生成怎样有效的链接?

我先举个例子,在第七个环节,细读感悟的时候,本词的序有什么作用?问题出来之后,老师就开始着急了,取而代之。这个时候可让学生读小序的内容,那么一点点的字让学生来读问设:你读出了什么?时间,写作缘由还有什么?让学生说出来,远比你给他东西要有意思的多,他的思维能力就是在这个环节里面得到提升和训练的,那么提炼信息之后自然明白它的作用了。那么我们再结合文章内容梳理作者情感变化轨迹的时候,老师对一个赏月的我觉得特别的值得思考。学生说喝酒,学生说怀念,学生说写景,都不是“赏月”这两个老师预设的字。老师总结说你看一个赏月难倒了英雄好汉,老师在上边终于写出了一个赏月。老师很费劲地把学生生拉硬拽到课堂预设上来!

为什么要偏偏让学生的回答硬拽到预设上,这是值得思考的。

就是在预测和课堂生成上,如何做到有效的链接呢?不要刻意的追求一节课的完整性,于是你发现这节课前面的进行的很扎实的时候,就要按部就班的接着往下进行,哪怕后半部分的内容不讲完,只要是本着学生的发展的课我们依然能够听出来你用心、用功、用力。好课不一定非要草草的收场,为了追求一节课的完整性,后边的写法探究、主旨把握就昙花一现。10:20之后,老师完全替代了学生的感悟,就滔滔不绝的地讲解,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听天书,还有后边的作业的布置,写心中的月不少于200字,这个作业咋落实?想象心中的月这个作业咋落实,不要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而是为了适合本节课的训练的重点,要布置一个可操可检测的作业,千万不要不贪得的太多,要讲究“一课一得”。

怎么能做到这些呢?

二建议

1.把课堂还给学生。

到底真正把课堂怎么还给学生呢?

我还结合这节课来谈。

我觉得很多点都可以还给学生的,比如说学生介绍作者情况,那个学生特别厉害的,搜集了很多作者的资料,说完了之后老师又出示了一些资料,这个时候同学们干啥呢?结合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还有你对这段资料的领会,快点把重要的信息标准在课本上,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还有这节课要掌握多少个字词,学生的课本我检查了没有人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重点字词,重点句子的翻译,这就是我们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没有体现学生在这节课里边的主体地位,我就选了一个最主要的点给大家讲,这个就能够让大家转变一种思想,能够让大家在课堂中慢慢的转换视角。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少的传授知识,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正式的职能外,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我们要想办法让每一步操作都是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完成了上一个目标接着又完成下一个目标,实践阅读中学生有目标可循,有方法可依。不是灌输语文知识,不是把课文讲深讲透,而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让他有兴趣,让他有自觉意识、自学能力,进而形成自学的习惯,这就是我们在课堂中应该始终贯贯彻的一种教育思想。

2.要重视诗词的吟诵。

我提倡从吟诵中体会词的意境,因为吟者得其乐,听者趣味欣然。

让学生在理解了诗词的内容的基础之上,开始领着学生一遍一遍的吟诵,吟诵的过程中让他体会什么,体会情感的变化。这就是我这一节课教学的重点和突破口。引导学生在反复的吟诵中把握语调,语速,情感,还有因为他语言、句式的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吟诵来反复的去琢磨,去品味的,那么在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时候,就让学生表达,我课后采访了两个同学,我说我我后边过来了两个男生,我说这节课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第一个同学可能是程度比较差一点的,然后他就在那儿挠头,然后肩也打不开,就这样很不自信的在我面前站着,然后我又问另一个男生,他说能够感受到这个诗人在赏月的时候内心的情感的起伏,还有他对亲人的那种怀念。我说你是如何感受到这一点的呢?是从老师的讲解中,他说不是,我是从词里面感受到的,然后我们不要忘了,你身边还有一个一句也说不来的孩子,回过头来,我告诉他,我说你这些感受到了吗?

他点点头,我说为什么不敢大胆的给老师说出来呢?老师告诉你他内心真实的感受,张嘴巴说出来,这就是很好的表达。然后我走的时候,我扶了扶他的肩,我说把这个肩打开,然后自信地大声的读出来,这是第一步。第一步把你读到的感受从内而外的表达出来,这是第二步。那么第三步是能够在公众场合发达的,那有没有这样的一种表达,一种引导,就看我们这个语文老师是不是在这些学生身上有心!

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读”的训练。现代理论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功底有三:“一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远用当作语文教学的永恒重点。二是引导学生读课文当作语文教学最主要的方法。三是注重写作训练。”这其中第二条强化功底的训练就是重视了“读”。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曾高潘也认为“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出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我们可以充分依据这些理论强化了读的训练。设置听录音读、听着录音跟着朗读、放开个体大声地自由朗读、男女声分角色朗读、个体声情并茂的朗读。总之用“读”让学生充分地感知文本。充分想象,再造画面。老师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想像,再现当时的情境。以文本为本,不断挖掘课文所能告诉我们的。用康德的话说:“我知道了什么,要穷尽其能,挖掘出最有用的告诉学生或者把学生引到这里。”作家张承志说“句子和段落构成了层层多角度的空间,在支架上和空白间潜隐着作者的感受与认识,勇敢和回避,呐喊和难言,旗帜般象征,心血般的披沥,它精致,宏大,机智的安排和失控的倾诉堆于一纸,在深刻和真情的支柱下跳动着一个活着的灵魂。”―――阅读课文的语言,是一个信息的接受过程,情绪的体验过程,形象再创造过程,也是认识的升华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产生特有的音响;要使学生心灵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对准音调”才能产生共鸣。这个时候,引导学生通过吟诵全身心地沉浸在当时的画面中,正当学生不悱不发的时候,可播放一首王菲歌唱的《水调歌头》唱出了苏轼的孤寂无奈、洒脱旷达以至于对天下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让歌声氤氲了整个教室,带给学生美丽的艺术享受,

老舍说“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可最大限度地挖掘课程资源助推学生理解经典诗词!

总之,从课开始的意境渲染,到学生进入氛围以后的自主学习,到进入氛围后的品味词语到主旨的把握,都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身心发展规律。从一节课中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再运用到课后的拓展阅读,都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性。语文,就应该是旗帜鲜明的上出语文味道来,立足于语言文字的扎实训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指向,当然,陈老师的这节课中,容量大,在朗读指导方面相对薄弱些,但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有所侧重,只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立足于语文意识的培养,那么,我们就已经踏上了语文教育的康庄大道!

明月寄情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评课思悟】||明月寄情思——听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