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当中的经典名句,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摘自百度百科

史书:专门记载历史的书籍。

狭义上指“记载历史的古籍”。

史书发展

中国西周末年各诸侯国已有历史记载,如晋国之《乘》、郑国之《志》、楚国之《梼杌》、鲁国之《春秋》等,《墨子》里面说墨翟曾见过“百国春秋”。

早期的史书

都是以编年史的形式存在,晋朝太康年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也是编年体。东汉末年,荀悦撰成《汉纪》,开创了编年体的断代史。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编年体的优点是方便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还避免叙事重复,《资治通鉴》的成功开创了撰写编年史的高潮。陈寅恪曾说:“中国史学莫盛于宋。”。编年体盛行起来,从而产生了纲目体与纪事本末体,梁启超以为:“盖纪传体以人为主,编年体以年为主,而纪事本末体以事为主。夫欲求史迹之原因结果以为鉴往知来之用,非以事为主不可。”

范晔撰著《后汉书》时曾对纪传体和编年体进行过比较。他说:“《春秋》者,文既总略,好失事形,今人拟作,所以为短;纪传体,史班之所变也,网罗一代,事义周悉,适之后学,此焉为优,故继而作之。”张辅根据《史记》、《汉书》字数多寡来评价作者,“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所以认为《史记》优于《汉书》。干宝《晋纪》,“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

袁宏谈及写作动机说:“予尝读后汉书,烦秽杂乱,睡而不能竟也,聊以暇日,撰集为《后汉纪》。”袁山松撰写《后汉书》,他总结说:“书之为难也有五:烦而不整,一难也;俗而不典,二难也;书不实录,三难也;赏罚不中,四难也;文不胜质,五难也。”

杜佑推出《通典》后,史书增加了典制体,又衍生了会要体。

章太炎在《中国通史略例》主张以《表》、《典》、《记》、《考纪》、《别录》等五种体例来撰写历史;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主张以《年表》、《载记》、《志略》、《传志》四种体例撰写历史。

梁启超在《新史学》将史籍划分为十种二十三类,即正史(官书、别史)、编年、纪事本末(通体、别体)、政书(通体、别体、小纪)、杂史(综记、琐记、诏令奏议)、传记(通体、别体二)、地志(通体、别体)、学史、史学(理论、事论、杂论)、附庸(考据、注释)等。

今天特意为大家大家带来是史书上一些经典名句,我虽然喜爱文学,但是对于史书的接触是少之又少。

     我第一次接触的司马迁的《史记》,那时候上初二,班里有个同学花钱买的厚厚的上下两册白话文版本,每一册厚约7厘米,16开大小的纸张上密密麻麻的堆积了小五号字体,书中配有少许人物插图,我当时有辛借来一读,快三个月我才读完上册,下册也是费了不少时间才看完,里面的人物事件精彩绝伦,越看越欲罢不能。

      我后来接触到古文版本的《史记》,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书很薄,没有注解,生僻字词不少,即使读完也只是有个模糊的轮廓,读不太明白。

      再后来,我读过《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史书,都是白话文版本,那时候也只是粗浅的涉入,打发时间罢了。

      正好看到这些经典名句,大家就一起学习一下,共同进步。


     每日推文,愿你我共同坚守,我还是我,不一样的黑夜。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十四史当中的经典名句,看这篇文章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