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烧柴的回忆

我出生于浙江省中部的一个县城,属于黄土丘陵地区。县城周边比较平坦,只有一些小山丘,基本上都开辟成田地,经过文革时的平整土地运动,更趋于平整。山地主要在里县城南部十里以外的崇道与更远的山后芦,山也慢慢高起来,成为在县城和平桥上往南眺望的重要景观以前烧饭的柴也主要来自这里。

以前烧饭靠烧柴,农村也有烧稻草、麦秆等秸秆的,我们家是蔬菜队,稻草很少,有点稻草也要用于各种用途,如曾经用于垫床,都说特别暖和,所以我们也试试,确实是,不过就是比较散乱,容易失火,不安全,后来不用了。

后来有了煤球,再后来有更方便的蜂窝煤。但是煤主要用来炖煮和烧水,炒菜还是要用柴。柴有稻草、麦草、棉杆等作物秸秆,还有各种木柴(松木、杂木)、茅草等(主要在山上)。

我们那边向来农村人多地少,秸秆完全不够烧,只有靠山上的柴火,所以解放前山就比较光秃。解放后推行封山育林,金衢地区是黄土丘陵,主要是种植马尾松,还创造了“一锄造林法”。但是无奈解放后人口暴增,对柴的需求也大增,只好烧山上林木柴。但又不能破坏封山育林,就将松树下部枝条剪下来当柴火,或砍其他杂木,老百姓则割下面的茅草、狼衣(蕨)等,甚至用竹耙耙下面的松针来烧火。这样松林底下都变得光秃秃的,水土流失严重,松树都不死不活的成老头树了。

我老婆老家是宁波郊区农村,是平原,地多人少(多数人都移民上海了),又没有山,烧柴主要靠秸秆,以稻草为主(金华地区稻草是打草绳的资源,很宝贵的),烧稻草很麻烦,不能离开一会,要一个烧火,一个烧柴。只是在春节等需做大菜时才用些芝麻杆、豆杆等一类较耐烧的秸秆。

随着后来液化气的普及,液化气的方便、干净、活力大等,成为新宠,烧柴逐渐被彻底放弃。山林这才得到很好地保护,慢慢的恢复良好生态,松树生长加快,林下的枫香等落叶树也开始生长,原来当年封山育林主要保护的是松树,这些杂木很小就被砍了烧柴的。也就是说,林相有慢慢演变得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美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过去烧柴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