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在知识层面上的理解

知行合一

知和行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在《尚书·说命》里,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叫做: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大意是说,我们知道一件事情并不算太困难,真正困难的是去做这件事情。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实践。

在孔夫子那里,同样包含着行更重于知,这样的一种观念。

《论语》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如果我们把学当作一种知识的接受,那么习就是关于知识的实践。

在孔夫子的思想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论述。

孔夫子曾经讲到一种情况:有的人是可以不用知道,就可以去做的。

「不知而作之者,吾无是也」

看起来,知是重要的一个方面,知的接受是行的前提。

同时,孔夫子也讲过另一个观点:「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行动,或者说实践,才是真正把我们的知识呈现出来,转换知识意义和价值的根本途径。

在这个意思上,孔夫子同样是十分的强调,行对于知识价值还原的作用。

《大学》里同样也有一句话,「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这句话本来是意思是说,我们这种亲人之间的爱,父母对于子女的慈爱之情,是天生的,是自然而然的,任何一个姑娘,在出嫁之前都没有学过怎么养儿子。一旦有了子女,那种对于子女的慈爱之情,是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的。

知和行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佛教里面也有,北宋有位大师叫知礼。

知礼曾经很清楚的讲到过:「智为行本则行借智生,行能成智则智借行成」

朱熹也同样讲到过:「知行长相须」

就是指知和行就像是胡须一样,经常依附在一起的。

但是他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在这两者的先后关系上而言,知应该是在行之前的。

要先知,然后才能够行。

从重要性来讲,朱熹的意思是说行重于知的。

他同样也有一句话说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

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在朱熹这里也强调知和行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所有的这些观点,都是在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之说的思想资源。

他的知行合一不一样在哪里呢?

真知必能行

不管是前面提到的知和行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管他们怎么讲,在本质上知和行都是两件事情,是二而不是一。

到了王阳明这里,这个二变成了一!

这才是他的真正独特的地方。

那这个二是怎么变成一的,这才是应该思考的关键问题。

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这才是知行合一。

可以从两个层次上来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

第一个层次就是一般讲的知识层次,第二个层次是知作为良知。

知识层次

先看第一个方面,从第一个方面上说,知就是知识,知识是获得事物的知识,如果我需要获得一个事物的知识,那么这个知识在哪里?

很明显,是在事物当中,所以我们要去了解这一事物,然后获得关于这一个事物的知识。

那么有这样一种情况,如果我懂得一个事物的所有道理,但我就是不会做,比如我可以清楚的说明清骑自行车的所有平衡性物理逻辑,可以证明自行车是两个轮子就能跑的,但我就是没骑过,那能说明我会骑自行车吗?

显然是不能的。

如果我们把知识当作一个认知,那么是需要实实在在做这件事情的,做这件事情的同时,不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表达知识的过程。

过程,一定要特别强调一下这个词语。

知和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不论是哪一门学科,哪一个领域,知始终都是行的起点,行就是知的完成,是一个过程。

知识的最后形态,不是某种理论,而是一种实践。

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才是知识的有效性,才是知识本身价值,最后获得还原的基本境域。

知和行,作为一个过程本身的统一性,就叫做知行合一 。

所以在王阳明看来,知和行不仅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而是原本就是一个过程,是同一个过程所显现出来的两个层面,是相互包含的关系。

当讲一个知的时候,那么行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

当一个行发生的时候,那么知就已经在其中了。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行合一在知识层面上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