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后来的我们——回眸世纪之交的学院群英

那时的年轻人

            致后来的我们
——回眸世纪之交的学院群英

不惑之年,走上新岗位也快两年了,有没有具体想过未来的道路是怎样的呢? 这个时候,有朋友送我一本16K小册子——学院于2001年9月为迎接院庆编印的《名师园地》。

在我所阅读过的那么多介绍教师成长的书中,这一本相当特别,目前为止最有意义。它记录了18位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学院精英的成长历程,仿佛是《史记》里的“列传”,每篇主要分“简介”“正文”“荣誉和著作”三个部分,为我们展现了世纪之交学院人的风采。这些前辈中,大部分我都不认识(但绝大多数名字是知道的),认识的一小部分也都是一直给我低调谦和的印象。

他们既是平凡的,又是不平凡的——面对朴实、务实而又充实的一群人,我也只能想到如此平实的句子了。然而,读着读着,你会犹如置身漓江游船,天青气爽,感受那一座座山峰与你擦肩而过!

一、两位老院长

马骁院长出生于1941年,在2001年时已经出书近40本,其中编著于1986年的《化学自习与辅导(第三册)》在当时已经发行了近百万册。他专业发展的秘笈之一就是“从一开始当教师就注重课外资料的收集”,而且随着自身的成长,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关注重点,一步一个台阶。1962年~1966年,他摘录了大量与化学教学有关的科普资料;1976年~1985年,他关注新的教学法和给人以启迪的化学试验;1985年以后,他把重点放在课程论和现代心理知识方面;1990年被评为特级教师。

徐韵安院长出生于1946年,在2001年时已经“写了洋洋洒洒四百万字”,而且擅长多种文体。他的特点是敢于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在课程改革起步阶段,积极参加市里的区县骨干教师培训,率先将新理念、新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他经常主动参与市里组织的一些教材与教参的编写工作,例如,参编《初中法律常识教学参考书》就使得他“写作开了头”。“传记”中最后写道“他至今还坚持在写作”,其实,17年后的今天他仍然还坚持每天至少写作3000字——这是他前不久讲座时说的。

二、绿叶的情怀

张和平老师今年刚刚退休。由于我们在不同校区,我与他接触不太多。看了“传记”之后,我才知道这位工会主席在业务上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他指引下,一大批基层学校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形成于2001年的他将近两页纸的“荣誉和著作”的开头,我们就能看到“1987年  被评为区新长征突击手;1989年  被评为区新长征突击手;1991年  被评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遥想和平当年!赞!

叶声扬老师的名字也是如雷贯耳,在数学教育及研究领域造诣极其深厚;“传记”中的有关记叙较好地说明了他的功夫来自哪里,比如,“1978年……叶声扬一头扎进了数学,他用三年的时间潜心研究初中数学习题,又用三年的时间刻苦钻研高中数学习题……”。李一新老师“那博学多才的书生气,那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那敬业爱岗的工作热情,常令人产生振奋精神之感,产生消释鄙俗之心”;我上次在52中校庆老校友返校聚会活动中遇到他,才知道他原来是52中校友,而此时他已退休了。黄怡老师也退休了吗?同为民盟盟员的我经常看到她充满活力的朗诵与表演;我特别喜欢“传记”中的这一句:“她认为,上课,不仅能为教研工作获取大量的第一手的感性材料,更有利于把自己的教研理念通过教学实践,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总结。”

三、科研永流传

科研室主任邵骥顺老师的格言是“教贵有术,学贵在勤”,他在当年这18位精英之中是比较年轻的,现在则是我们的“老法师”。“传记”以“十年磨一剑”为题记叙了他的专业精神(对于历史学科、对于教育科研、对于职培课程),他在39岁时出版的《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创造了多项记录,至今仍是全国高校部分专业学生的指定教材与热门读物。别的不说,仅仅看一下这本书的被引用情况,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吗?

还有几位现已退休的教育科研人,尽管我不认识,但也十分敬佩。仲执老师执着于他的“认知教学均衡理论”,并“把自己毕生的所学用于教育研究管理”;朱鸽翔老师多次参加市级、国家级教育课题研究,始终坚信“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我们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王钰城老师“走到哪里,就与大家一起研究、一起探讨,坚定地走在艰辛的教育科学探索道路上”……

“高尚的师德风范”“出色的业务建树”“开拓创新的精神”——我觉得黄怡老师“传记”中的三个小标题不仅很好地诠释了这位盟友前辈的“名师”之路,也同样可以用来诠释其他所有前辈们的“名师”之路。

继往开来,默默耕耘。“名师”者,为人——为学——为师,我们一直在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后来的我们——回眸世纪之交的学院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