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容易下山难

清明,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爬山的好时机,负氧离子清肺,山泉水沐足,一场身与心的洗涤,人间值得。

昨天,便去爬了肇庆鼎湖山。爬山是一项好活动,途中除了见风景,也总能给人一些思考与启发。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途中,朋友随口说了这句话,我对此很不解。

明明上山是上坡形式,走多了路容易喘气,而下山大多是下坡形式,靠着惯性,是可以不需要怎么消耗意志力的。大概是对之前黄山的爬山经历已经淡忘得所剩无几了。我就这么简单地解读了这句话,但依旧心存疑问。

终于,下山的时候,我着实体会了这句话。下山虽然没有出现上山时的喘气,但是脚趾头却疼得厉害。而且眼睛大多数时候都要盯着台阶,深怕自己踩空,这是之前崴脚造成的阴影,所以倍加谨慎。果然,还是下山难。

回来搜索了度娘,得到了一些理论解释,也发现了一些感性的答案。

理论解释主要是关于爬山的受力分析。比如上山过程,我们的身体虽然是向上,但重心是向下的,也即重力和作用力是达到平衡的,除了费力气外,危险性较小;

而下山则不同,重力是向下,自身作用力也向下,平衡不好掌握,若前冲力过大,加上惯性,容易发生危险;若下山速度过快,腿脚会发酸并且发抖,关于这一点,昨天是深刻体会到了。还有关于肌肉收缩方式不同,以及下山着地冲击力是上山的两倍等理论分析。

总之,根据自己的体会和这些理论分析,我是深刻理解了这句话。

也有人作出感性解释,上山目标明确,只有一个山顶;而下山目标模糊,容易迷路。

确实,目标能给予我们动力,战胜意志。关于这一点,我也联想到了今早《掌控习惯》一书的阅读内容。作者说对目标的期待更能激发我们的大脑产生多巴胺,促进行动,而当获取结果后,结果本身并没有让我们有更多的快乐。

抱着上到山顶的目标,对看到山顶风景的期待,产生的多巴胺足以让我们坚持到山顶。而下山途中,并没有什么确定的目标再牵挂于心中,沿途风景成已阅状态,精力也在上山中消耗殆尽,因此下山自然就变得更难一些。

生活如爬山,我们需要目标,没有目标就像失舵的船,在浩瀚的大海随波逐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山容易下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