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这本书,就读懂了自己的内心

近几年各种企业都在鼓励自己的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要发挥“狼性”,突出其创新和努力拼搏的精神和韧劲,以此凝聚成为一种团队精神。虽然“狼性”在工作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到了生活中,可能就变得不一样了。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作品——《荒原狼》,就是一部以“人性”和“狼性”为讨论核心的文学作品,也被称为是他创作生涯的里程碑。这本书发表于1927年,时隔近100年,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仍然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深深的震撼,以及内心的共鸣,不愧是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尤利西斯》的书。

整本书是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进行的创作,从四个不同的视角:出版者、荒原狼研究手册、哈利·哈勒的自述和魔术剧院,去讲述关于“荒原狼”的故事,多重角度的刻画,让我们看到了更加详细、真实且令人窒息的人物内心、精神世界。

(一)出版者

书籍开篇就是出版者序,在我按照常规的“序”去读完以后,才发现,原来关于“荒原狼”的故事,已经悄悄开始了,这种设定让我觉得特别有趣。在出版者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他作为旁观者,认识了一个名为“荒原狼”的人:他们相聚在出版者的姑妈家,“荒原狼”是他姑妈家的租客,从外表来看,他认为“荒原狼”是一个不善于交际,与周围格格不入的人。所以,出版者从未想着去接近他。

可意外间,他们在走廊里碰面,聊了关于读书的话题,而后他与他又在戏剧院、酒吧偶遇,这让他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观察、了解“荒原狼”。

而我将出版者对“荒原狼”的印象概括为:荒原狼是一个时而温暖,时而冷漠的怪人。他在跟那个女子舒心畅聊时,会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看着他一个人在走廊里时,会感受到他的孤独;在他与邻居聊关于读书的爱好时,有些热切;但他却在酒吧时,漠视别人……这就是“荒原狼”。


(二)荒原狼研究手册

“荒原狼”在自述中写到:他得到了一份关于“荒原狼”描述的手册,里面是对一位名叫“哈利”的荒原狼现状的研究,而其实他就是这个被研究的人。手册里记载了哈利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甚至时常在内心,或是说精神世界里产生矛盾,他觉得自己体内寄居了两种灵魂

与常规的人所想的“正邪”两种灵魂不同,哈利认为自己的两个灵魂,一个是“覆盖了薄薄一层教育和人性”的“狼”,另一个是“野性十足、狂傲不羁、不守规则”的“人”。最重要的是,他常常分不清楚哪个是真实的自己,既无法成为完整的人,也没办法做一只真正的狼,对此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于是,他开始独自一人上路,去努力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辨认清楚哪个是真实的自己。就在他寻找的路上,哈利遇见了鹿、兔子……


(三)哈利·哈勒的自述

哈利·哈勒是整个故事的主人公,也是“荒原狼”本尊。他不满足于现状,他对自己、对周围不断的产生排斥和怀疑,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不知道,该如何在“人性”和“狼性”中做出选择,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如何是好。

因此,他时而是人的温暖,时而是狼的冷血,时而渴望接近别人,时而又讨厌人的各种行为,但不管如何,他都在试图理解和改变,希望有一天可以成为一个正常的“人”,或者是一个真正的“狼”,找到一条回归本真的路。所以,在这部分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更好的,以第一视角去看待“荒原狼”。


(四)全貌——魔术剧院

直到关于“魔术剧场”的这部分时,我才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才能顺利串起了整个故事,才明白在出版者、狂人研究手册中所说的“荒原狼”,都是哈利·哈勒。而“魔术剧院”所展现的,又不同于哈利·哈勒的自述,这时我们是以一种上帝视角去看整个故事,能够一瞬间了解全局。

因此,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会有一种视角不断被切换的感觉,而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之间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也都会被一一捋顺,虽然可能词语不同,但我们却能真切、完整的发现“原来,是这样啊!”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压根没有什么回头路。我们既不能回到豺狼,也不能回到孩子的样子。”而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荒原狼”,都曾有荒诞不羁的时刻,都有孤独无助、格格不入的时刻,也都曾在他人身上看到爱和希望。

在这些不断交错、变化的过程中,我们会偶尔想要逃离人群,只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也会在独自一人时,羡慕那些成群结队,希望有人相伴,有人成为你的依靠……但我们要知道,不管是身体所处的现实世界,还是在内心所存在的精神世界,我们都不是只有一个单面,而是复杂的多重面,这就是《荒原狼》想要告诉我们的。

无需去刻意区分“狼性”,或是“人性”,但却需要时刻探寻自己的内心,这样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接纳真实的自己,才能更好的成就自己,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懂这本书,就读懂了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