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彩礼,很多人觉得就是「钱的问题」,但真的只是钱吗?要知道在一段关系里,当我们谈到钱的时候很可能谈的不是钱的本身,而是我们给钱赋予的意义。
虽然在感情中是存在着想利用彩礼来赚钱的人,但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还是以感情为重的。
举个例子,我的两个大学同学,俩人上学的时候感情特别好,经常当着我们全班的人的面手牵着手嘴对着嘴搂搂抱抱撒狗粮,但就在两人要结婚的前一个月俩人分手了,分歧是什么?
彩礼的钱没谈拢,女方的家里要20万,男的家里条件一般,买完房子基本就没钱了,东借西借就凑了10万,这看起来确实是钱的问题,女的说当地的标准就是这样,20万,那男的说市场价不是这样,谈的内容也像是一笔交易。那为什么谈不拢呢?
原因就是我刚才说的,这本来就不是钱的事儿,两人真正应该谈的我们为这笔钱附上的意义。
两人分手以后,我从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我发现这个女同学其实并不是真的想要这笔钱,她只是把这笔钱当成了一个证明的测试,她想看看对方对自己好不好,能不能够豁出去为自己付出。
她说她想要看到对方那种说什么也要把你娶到手的决心,哪怕将来这个钱她是借的,将来需要她来还,这都可以。
反过来说我这个男同学也把心里话跟我说了,他说我挺失望的。说到底她就是不会为我考虑,不能够体谅我的为难。
我感觉未来自己如果遇到困难的时候,她只会想着自己,所有的事都得我自己一个人扛,这不是我要的婚姻。
我们来分析一下两个人对于这段关系已经发展到什么样的阶段了。
女的还没有到「双方」的阶段,她觉得双方是一个集体的感觉,还不觉得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还在评估对方值不值得自己托付,只有对方被评估的合格了,她才会把对方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从心理上认同两个人是一个共同体,然后再去帮助对方解决困难。
反过来说,男方已经误认为两个人已经达成一致了,都要结婚了,双方应该是一个共同体了,自己很为难,对方也应该体谅,反过来,对方如果不体谅的话,未来结了婚,她也会是这样,只会想着自己。实际上男方的这种认知已经把这段关系看死了,错误的认知关联就形成了这种错误的执念。
女方有一个执念本来是没有错的,执念是什么?不爱我的男人我不嫁。这个没错。明知道对方不爱我,我还非得嫁这才是心理有问题。
那她错在哪儿呢?错在我们把对方不给我彩礼钱和他不爱我这个之间画上了等号,他不给我这20万就是不爱我。这是真的吗?
我举个反例大家可能就理解了,刚毕业的这些小年轻们结婚彩礼钱是谁出的?是谁的钱?肯定是父母的钱,对吧?
刚毕业谁会有钱买房子结婚,有一些男人对于父母出多少钱,他是没有感觉的。我就见过这样的男人,结婚的时候理直气壮跟父母说爸我要结婚了,你给我准备房子。三环以里100平以上彩礼50万准备好,你告诉我一声,你别跟我瞪眼,女方提的,你要不愿意我这婚就不结了,不过以后你也就别催我结婚了,催我你又不出钱,肯定结不了。大家觉得这样的男人他真的出了彩礼钱,他能证明什么?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很多现实证明如果这个男人婚前他不能够体谅他的父母,他婚后也根本不可能去体谅他的伴侣。
当然很多人会说 ,公公婆婆愿意出这个钱,也是对儿媳的一个肯定。确实,但是你们忽略了一点,这场婚姻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你的对象,而不是双方父母。他们只是陪衬,你们才是主角。如果,你或者你对象,都没有为此在这场婚姻上付出,可想而知,那就是悲剧和惨剧的前奏。
所以用彩礼钱去证明爱认知的关联性本身它就是有问题的。
那面对这个问题,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是我们要把我们被钱赋予的意义给说透。我们可以拆成三个部分去说,
第一说感受,把我们的感受真诚清晰地告诉对方。比如这个案例就可以直白告诉对方,亲爱的,我们虽然都要结婚了,但是我现在心里边还很慌,还有点害怕,这就是说感受。
第二说想法,而且这个想法只能说你的感觉所造成的心慌的对应想法。比如我很爱你,但是我好像不确定你对我的感情,这是就她的想法,因为有了这个想法她才有了害怕。
第三说需求,就是开放性地去邀请对方来满足我的需要,不做任何的关联,不说你不出彩礼你就不爱我,只是真心地说我需要什么。比如亲爱的,我需要确定你对我的感情,我想知道在你的心里我对你的意义是什么,其实这才是她真正想表达的。
感受、想法需求这三个点要一一对应,然后给对方自由,允许对方用他的方式来满足我这个需要。
这是第一个案例。可能有人听完这个案例会说结婚之前这个钱是他父母的,确实证明不了他的他对我的感情。那结婚之后钱都是他自己挣的,是不是可以说,他给我这个钱就能够证明一些东西了?
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对夫妻,他们两人的分歧是什么呢?
分歧是男人的工资卡到底要不要给女方。
两人互相说了非常多的大道理,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一看两人就是吵架,所以我就先分开,给他们做一对一的咨询。
先让丈夫出去,分开以后,两个人的状态明显一下子就松弛了很多,也和我讲了很多的心里话。
妻子说第一,以前这个钱不多,所以不交工资卡没什么,但是现在老公提职了,有了很多的收入,都说男人有钱就会变坏她自己的父亲也是有了钱以后出轨的,所以她就特别的担心,整天睡不着觉,想把钱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这样好控制老公,没有钱了他就没办法出轨了,对吧?
第二,她是一个全职太太,家里用钱每一次都需要找对方要。一些应该花的钱,比如家里边的日常花销,孩子用的钱,自己要的都挺理直气壮,但是自己想买点什么东西,特别是那种非必需品,每次要钱的时候,她心里边总是觉得有点别扭。
第三就是妻子自己在家也想多体现一下自己的价值,她想学学理财,但是手头没有钱,学了也没有用,就想丈夫把钱都放在自己这儿,然后自己来管理这个钱。
后来女方出去了,我让丈夫进来,让丈夫也说一说,丈夫怎么说的?
第一,他不交出工资卡,就是不想被控制,正好和妻子对上了,他想自由,想自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而且自己出手大方随的分子比较多,出门也爱请客,自己又知道这些花销好像不太对。
平时有这种情况,他不会跟老婆说,也害怕有冲突,但是卡如果都交了,这就不能不讲了。
第二个问题是,钱都在自己手上,带来的不仅仅是自由妻子对自己的态度也会很好。平时妻子想花钱他会大大方方说给钱,妻子非常高兴,还特别感谢他,他也觉得自己辛苦赚的钱是非常值得的。但是卡一交出去,这些感觉就都没了,上班感觉也没劲头了。
第三就是自己也知道妻子想理财,但是有点不信任对方。妻子已经脱离社会好多年了,对于市场的分析都太小白了,而且自己挣钱不容易,不想对方拿着钱投资,然后赔了。钱损失了不说,还会破坏关系。
最后第四个问题是,丈夫的父亲比较窝囊,在家里一直被他母亲压着,父亲能被母亲压着的关键问题,就是父亲没有经济主动自主权,自从结了婚,家里的所有的钱都在母亲那管着,父亲就活得很憋屈,他很害怕自己的关系变成这个样子。
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个案例,首先这个案例看起来涉及的问题非常多,有价值感的缺失,有安全感的缺失,有认知的问题还包括原生家庭的问题,但在关系当中这么多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什么问题?
还是沟通的问题,现实情况是两个人在一起,互相都在讲大道理,进了门了之后,都在那吵架,心里边很多真心话,只能跟咨询师说,没有办法去跟对方讲出来。
最后只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和对方绕弯子说一大堆废话结果就是关系越来越疏远,都感觉对方不体谅自己,不理解自己。那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仍然是要拆解我们对于钱赋予的意义,还是上面提过的方法,把感受、想法,需求一一对应上。
第一个谈感受,只不过这一次,咱们的目的是说服夫妻双方加强理解,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双向的沟通。方法是我说完了我的感受之后和对方核对一下,对方是不是也有相似的感受。
比如妻子就可以说自己要钱的时候感觉特别的羞耻,觉得自己对「不配得的感觉,很为难。
丈夫对应说其实自己也会很为难,在外边花钱大手大脚,随分子随的多的时候也感觉有点对不起家里,觉得有点羞耻,不应该,所以他才不敢把卡交出去,这两个羞耻感就对上了。我们就这一瞬间就很容易理解对方的感受,因为我也一样。
如果说我们夫妻之间的关系还不错,当我们的感受对上了以后,可以再加入一个环节叫做给予。给予就是直接说自己愿意为了对方去做点什么,看不看能不能让对方的感受好一点。比如丈夫可以说我每个月固定给你的支付宝一些钱,这些钱就作为你的零花,家里要用钱,你还是找我要。这样是不是每次就不需要伸手找我要钱了,你看这个方案行不行?
或许这个方案可能不能一下子达到对方的预期但是我们在这么沟通的时候会感觉到对方为了我们的关系,正在努力的想办法,这样的方式就会让关系有所促进,对吧?
第二个还是谈想法,这里我们可以提到自己原生家庭的部分,两个人都害怕,害怕什么?
害怕复制自己的原生家庭,妻子可以向伴侣表达自己,因为自己受到父母关系的影响,所以害怕丈夫会像自己父亲一样出轨。而男方也可以向妻子表达自己怕什么?自己不愿意放手这个钱的原因,其实就是害怕妻子像自己的母亲一样,让自己在家里没有地位,没有话语权。当这种深层次的想法双方都讲透了,反过来他们就对自己的未来关系其实也就有了一个新的期待。
比如我们已经很确定了我们不要什么样的婚姻,是吧?那我们要什么样的婚姻,关于这个问题就可以坐下来好好地和自己的伴侣一起去设计了。
最后到第三步了,就是谈需求,像这对夫妻之间他们对于价值感都是有需求的。
妻子在家里觉得无意义,没有价值和价值感,渴望通过投资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丈夫也渴望通过从每一次把钱拿回家的行为当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种对价值感的需求两人各自都有,所以我们是可以理解对方,也可以认同对方的。聊到这,他们就可以向对方去求证了,我们在彼此心中是否是有价值的,这是我们真的想知道的东西。
聊这些总比抢工资卡更接近于他们的内心需要。当然,我们说很多价值感是需要自我认同,但是这个部分已经很接近了,我们知道我们自己缺肯定缺价值,那双方其实就可以多给对方肯定。
到这里,我们已经渐渐的从讨论钱本身转换成了讨论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是鲜活的,是需要我们在关系里面呈现出来。两个案例讲完了,这个回答主要是想带领大家通过现象看本质,很多钱上的分歧实际上是我们给钱赋予了特别特殊的一个意义。这些意义这些心声,这些感受是需要被我们看见。
最后再强调一下三步法一感受二想法三需求,最后可以加上一个给予。使用这三步法,首先在梳理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焦点放在感受上,拿到这个钱我是什么感受?没拿到这个钱我是什么感受?去觉察感受的不同,然后问问自己为什么,找到自己的想法认知,这也就找到了我们给钱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
接着透过这个想法再想想自己的心理需求到底需要什么。最后再想,我能为了对方的心理需求做一点什么具体的事。这个方法其实都是在围绕着关系在做工作的,是为了增进彼此了解,在了解对方的基础上为对方做些事。这一切不是为了钱,这一切都是为了关系。
有一句谚语也是心理学上一句真理,叫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我通俗翻译一下就是,因为咱俩关系够铁,所以这点钱的事就不叫事了,因为咱俩关系不够铁,所以这点钱就叫事儿,没关系就有关系。
为了我们之间所有的这些事都不是事,一定要把我们的关系经营好,每天多一些爱,多一些了解,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感谢。谢谢大家的观看,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