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影】人生除死无大事

观看之前,小秦跟我说《人生大事》和我们去年看的《入殓师》讲的是差不多的职业,但是看完还是体验到了两部片子的巨大差异。

如果说《入殓师》给人的感觉是坐在传统的日料店可以观看厨师备菜的位置,仔细观摩老师傅用心捏制一个个三文鱼寿司,那么《人生大事》就是在烟火缭绕的深夜小摊,一边大口吃着猛火快炒出来的方便面,一面听着摊主大叔诉说着生活的不易。

与《入殓师》深入剖析这个职业的内涵不同,《人生大事》更多是通过一个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来映射小人物的挣扎,以及他是如何与自己的命运和周围人的和解。

故事的开始,从事殡葬行业的三妹出狱后接了第一单,是运送一个老奶奶的遗体。而老奶奶的外孙女“哪吒”小文还没能完全理解外婆已经离开自己的事实,一直缠着把外婆遗体运走的三妹,赶也赶不走,就只好暂时收留她。而三妹此时正遭受爱人的背叛、家人的不理解以及工作上的重重压力,生活中再加上这么一个小麻烦,一系列的矛盾也随着剧情的深入缓缓展开了。

一般节奏较快的电影会用一种压抑→爆发、压抑→爆发的套路来调动观众的情绪。《人生大事》也是,通过让人物持续地被生活爆锤的方式,来一直堆积负面情绪。但不知道编导是不是有意为之,一直不让被压抑的情绪得到宣泄,每次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刚有起色了,又有新的打击接踵而至。这样的节奏感觉很贴近生活,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不停地解决出现在眼前的问题,刚解决一个,又有新的,按下葫芦浮起瓢。

因为贴近生活,所以很容易代入。当一个个重担落到看似玩世不恭的三妹身上时,我都有种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感受。尽管影片有意在沉闷的主线中插入一些笑点来调节气氛,我是笑不出来,眼泪都在往肚子里流。

虽然没把我逗笑,但我仍然认为这些笑点不失为妙笔。

很多地方,电影是通过让小文对三妹的工作进行“搞破坏”的形式来达到搞笑的效果。比如说,小文的舅舅还没把她托管给三妹的时候哦,不管三妹到哪儿,小文总是一身哪吒的装扮,堵在三妹的面前,操着一口武汉话问道:“我外婆哩?”

还有,一个跟小文差不多大的姑娘不幸患病去世了,她的父母向三妹订制了一个富有公主气息的粉红色骨灰盒。那个时候小文已经被托管给了三妹,结果好不容易等到交付的那天,三妹一看,傻了眼,上面已经满是小文的涂鸦了。

自己的工作屡屡被搞黄,三妹肯定气得牙痒痒,何况小文又不是亲生的,我作为一个观众,也难免腹诽一句:“熊孩子!”

但是,从观众的全知视角来看,又不禁对小文产生怜悯的心:从小父母就不在身边,相依为命的外婆又去世了,而小小年纪的她,彼时根本不知道死亡是什么,只知道一个陌生的男人把外婆带到了一个叫殡仪馆的地方,然后就再也见不到外婆了。这么一个可怜的孩子,又叫人怎么忍心发她的火?

用一个孩子的视角确实能通过反差来提供一些笑点,但恰恰是孩子的童真,最能反映出成人世界的冷酷。小文觉得在别人的骨灰盒上画画,是对另一个孩子的一种祝福。但是成人世界的规则里,随意在订制的商品上加上自己的二次创作,是一种不尊重顾客的做法。

所幸经过电影的安排,那个女孩的家长看到盒子被涂上颜色,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很感念小文的创意与爱心。虽然情节铺陈的时候已经隐约猜到了结果,但这一段还是被小小地暖到了。

身为大学生,我去孩童时代已远,离步入社会更近,所以比起承包了大部分笑点的小文,还是在摸爬滚打中一步步成长的三妹给了我更深的触动。

影片开始的三妹,刚刚出狱。前女友的一句话点明了他的状态:“我从你身上看不到任何成熟的标志。”

做着一份自己并不喜爱甚至是从心底里讨厌的工作,赚着微薄的钱,还要时不时遭受别人的白眼,这种情况下,很难看到生活的希望。

但正是这个时候,小文几乎是以一种蛮不讲理的方式闯进了三妹的生活,把他那不成熟的外表下,一颗温柔而善良的心激发出来:本来小文一直追问他外婆去哪了,不耐烦的三妹会粗暴地告诉她:“你外婆化成灰了,你再也看不到她了。”但是后来,在长久的相处之后,他学会用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告诉小文:“你的外婆到天上去了,变成一颗星星看着你呢。”

可以说,是小文的出现,让他一步步懂得如何去为人处世,如何去担当起肩上的重任。也是在小文的帮助下,借着帮助老六拼接尸体的契机,他与有着多年嫌隙的父亲和解。

老六是三妹前女友的新欢,因为车祸,尸体被撞得稀烂。而当前女友找三妹帮忙时,三妹说:“这活我接不了,我得去找我爸。”这是个家族手艺,他爸就是他的师父。

而当时,他又恰恰和父亲闹着矛盾,不太敢去找父亲帮忙。还是小文在中间起了作用,把他俩聚在一起,用稚嫩的声音对他们说:“好好说吧,不许吵架。”

好不容易父亲答应了拼接尸体的活,临到节骨眼上,父亲忽然拿拐杖顶住三妹的背,把他推到尸体面前:“你来。”

“我干不了。”

老头子手搭在他的肩膀上:“你干得了,你小的时候我教过你了。”

在父亲连鼓励带命令下,三妹只好硬着头皮戴上手套,开始拼接工作。

“一顺筋,二拼骨,从脚到头往回数......”一开始他还忍不住反胃,但随着老人念起拼接顺序的口诀,三妹的眼神里逐渐透露出前所未有的认真,仿佛一个工艺品的匠人,全身心地投入手工品的制造中。

完成了这个出师任务后,三妹对自己职业对自己的职业从抵触变成了接纳:把原来破破烂烂的上天堂,装修成了一个让人觉得逝去的亲人能够安静祥和地到达彼岸的殡葬小店。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这一瞬间的转变也就显得不那么突兀了。

三妹不仅在手艺上出师了,人格上也由幼稚趋于成熟。比如说,由于小文在殡葬店待久了,在幼儿园里画的画、才艺表演都是和这些相关的。而幼儿园老师约谈三妹的时候,三妹在保护小文心灵的前提下,非常有诚意地来解决这些问题。虽然还不是很会当家长,但沉稳的模样让人根本想不起来这是被前女友痛斥不成熟的三妹。

这就是角色塑造的成功,通过精彩的故事,我们可以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他们的成长。而这部电影更巧妙的地方,就在于通过两个主要人物命运的交织,展现他们给对方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他们在这个冷酷的世界里为对方带来的一抹温暖。

回到电影名字,《人生大事》是什么呢?电影中好像交代了很多人生大事:情伤、财产纠葛、家庭矛盾等。三妹、小文,他们都在经历这些大事,任何一件都足以把人虐得体无完肤。可是,在人生的终极大事——死亡——面前,一切困难又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不过都是生命旅途中的一些小插曲罢了。

虽然影片没有很多讲大道理的桥段,但是通过精巧的编排,自然而然地让我们感悟到了什么叫做“人生除死无大事”。走出影院,我没有获得更多财富、更多的学识,好像什么都没获得,但是望着漫天的星河,那一颗颗代表逝去亲人的星子,我的心中忽然生出了面对风浪的豁达,生出了敢于直面苦难的勇气。我想,能带给观众这样的体验的《人生大事》,不能算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说影】人生除死无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