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谜题》第十五章学习做人: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做人?怎么做?您有哪些“做人”的经验?您有哪些做人的“标准”?您做人的标准和他人有哪些不同?不同的人不同的做人标准受什么影响?

从人格角度学习做人,这一章谈到基于学习取向的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观点。再次提到人格的概念。人格是指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特征模式,以及这些模式之下隐藏或未隐藏的心理机制。人格心理学的任务,解释完整的人。

        心理学的学习概念是指,经验产生行为改变的过程。(问题:经验从哪里获得?)那如何解释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会如何影响到一个人的人格?

        一方面行为主义理解解释学习的关键的原则就是所有的行为都来源于环境中的奖励和惩罚。通过环境中的奖励和惩罚学习。行为主义学习的基本类型包括习惯化、经典条件作用以及操作性条件作用。经典条件作用影响情绪、情感以及生理反应;操作性条件作用则影响行为以及个体是如何“操作”其所处的环境的。惩罚只有被正确应用时,才能称得上是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有效技术,然而,惩罚很难被正确使用。

另一方面社会学习理论观点有四个角度。

多拉德和米勒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动机是基本驱力及衍生驱力的结果,攻击行为是经受挫折的结果,心理冲突是接近和避免某一目标的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

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对奖励的期望比奖励本身对行为的作用更大。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关注于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的期望是如何影响他们所采取的行为的。他也对观察学习以及交互决定论进行了阐述。所谓观察学习就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学习。交互决定论就是指个体的行为是由起源于环境的自我系统所决定的,个体的行为又会改变环境,环境反过来影响自我系统。

米歇尔的社会学习理论阐述了个体差异变量,包括建构能力以及编码策略等。他整合的“如果…那么”的人格模式讲述了个体是如何对其所面对环境做出不同反应的。

学习的人格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环境对于行为的重要影响,并产生了一些有用的行为改变的技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格谜题》第十五章学习做人: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