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该加班工作,还是回家提升自己?

同事佳佳工作非常用功,每天都会主动加班,深夜10点的地铁站是她标志性的朋友圈地标。但她的业务能力好像进步缓慢,不少人劝她参加培训或看一些书来提升自己。她总是以工作太忙来推辞,几年下来感觉自己进步聊聊,又充满了焦虑和自我怀疑。

同事小勇刚毕业一年,是个非常上进的小伙子。每天回家都会继续看书学习、参加付费课程,但在平时的交流中,他却总是抱怨学了半天还是用不上。每次学新东西的时候很爽,想要去练习的时候却因为麻烦和生疏,一拖再拖。然后就是不停的学极少的用,进入了“道理都懂,还是做不好”的怪圈。

加班工作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业绩,努力学习参加课程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业绩。但一个是增加的产出时长,一个是提升产出的效能。而业绩=效能✖️时间,两者平衡才能使得业绩最大化。

伊索寓言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夫发现了一只会下金蛋的鹅,不久他便成了富翁。但财富使他变得更贪婪更急躁,每天一颗金蛋已经无法满足他。于是他异想天开的把鹅宰杀,想将鹅肚子里的金蛋全部取出。谁知打开一看,鹅肚子里并没有金蛋。鹅死了,再也生不出金蛋。

下金蛋的鹅是产出的能力,即产能;金蛋是产出。农夫过分看重产出,而忽略了产能,导致连产金蛋的资产也保不住。而如果农夫不看重金蛋,没有收入就不可能把鹅喂好,甚至也影响自己的生存。

产能和产出应该是相互平衡的,提升应该是螺旋向上的。

佳佳过分重视产出,而忽略了自己的产能提升。导致虽然用功,但事倍功半进步寥寥。小勇重视产能,但实际的产出跟不上,导致业绩提升有限。

个人的成长是这样,公司的成长也是如此。培训是产能,工作是产出。如果只重视员工产出,迫使他们加班工作,而不重视公司氛围、员工成长,那么员工就可能有消极心态、成长缓慢,长远来看反而会影响业绩提升。相反如果培训过多,把大部分精力放到团队建设上,也会陷入纸上谈兵的窘境,没有产出,就没有竞争力。

同样的阅读和写作也是这样,只阅读不产出,会流于概念难以落地。只写作不阅读,就会才思枯竭,写作空洞没有进步。

时间管理是产能,但时间用来做什么才是产出。如果过分深入研究时间管理,而不去做产出,就会停滞不前。时间不可管理,可以管理的是自己。确定好产出的目标,时间管理才有意义。

学习方法是产能,练习才能有产出。没有绝对完美的学习方法,把时间放到学习上,才是提升产出的关键。但一味死学,不提升方法,学习的效率就难以提升。

产出和产能同样重要,偏重一方都会造成发展畸形,保持两者平衡,螺旋上升才是健康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该加班工作,还是回家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