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代人的思维困局

作者:猫叔

我们这代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共同的“毛病”,只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察觉。

而在这些病征当中,于我们这代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身上体现的最明显的就是"信息茧房”。

你知道什么是“信息茧房”吗?

很多年轻人每天都会花一大部分时间在社交应用上,比如微信、微博、豆瓣等,其中微信占比最大,然后是各种资讯、视频类应用,比如今日头条或优酷等。

诚然,这些应用程序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不仅满足了我们的社交需求,还经常让我们有一种补全对外界了解的满足感。

但当我们在这些平台上获取信息的时间越多时,我们通过其他方式获取信息的时间自然就越少,比如看书、读报、浏览各类门户网站……

我并不是要批判这些app不好,因为它们的好处实在太多,我要指出的是当我们习惯性地将社交平台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时,一个看不见的“信息茧房”也正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

在这个信息茧房中我们就像婴儿,每天被各种看似有趣却没有太大实际作用的信息喂养着。

待在“茧房”里,我们会感到舒服,因为不需要消耗太多脑细胞来处理复杂的信息——我们所接触到的信息总是跟我们的主观意志及知识水平较为贴近;我们甚至可以不用再思考,因为看到的信息和观点都是我们喜闻乐见的,而那些能刷新我们认知或帮助我们成长的逆耳之言往往会被挡在茧房之外。

于是我们渐渐习惯了这种信息接收模式,每个人都处在各种顺从自己意愿、认同自己观点及满足自己娱乐欲的信息之中心,然后进入一个“集体无意识”的状态。

打个比方,微信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更紧密地和熟人联系,而每个人的微信中占多数的又是层次跟自己较为接近的人(从年龄、兴趣或是专业领域等,微商不在讨论之列),刷个朋友圈你总能看到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东西;

你更新个状态,也总会有人给你点赞或嘘寒问暖……那些你不太熟或朋友圈内容不讨你喜欢的人,可能很快就会被你屏蔽或删除——因为人始终是一种党同伐异的动物。

于是在你最常看的朋友圈里,最后留下的大都是跟你取向或价值观较为相近的一群人。

而微博,哪怕现大家都不怎么主动在上面更新个人动态,但也还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大V、留意自己的爱豆或收看自己喜欢的频道等,不管你愿不愿意你每天都能在微博上看到那些让自己感到愉悦或觉得get到“新姿势”的内容。

我们的屏幕虽然时刻充斥着各种信息,它们貌似不同却又如此相似。当你仔细追查这些信息的来源时,你就会发现其实我们的信息源一直少得可怜,而且大部分看到的信息都是重复且没营养的,对拓宽个人眼界没有太大积极作用。

长期待在信息茧房中会有怎样的影响?

1.独立思考能力下降

有一个词近两年很流行,就是“后真相”(post-truth),说的是如今人们判断一个事情的原委,往往不是通过客观事实和科学依据去下结论,而更多的是从各种社交媒体上的“意见领袖”和人云亦云中获取意见。

在这个时代,网文能左右人们的选择,甚至引导民意。

它们虽然是虚拟的,却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大到对某些事情、人物的看法(比如推特治国、集体黑处女座、让某些人人设坍塌等),小到去哪消费(比如该看什么电影、该上哪吃饭或买什么东西等)。在信息茧房中待惯的人们,更容易被怀有某种动机的信息引导而不自知。

我所不愿意看到的是,当我们这一代都习惯了从社交应用中去涉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时,我们久而久之就会以为在“网上”看到的东西就是世界的全部。

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比如当人们要表达他们对某个事情的态度时,他们往往会引用在朋友圈或微博上看到的被转发最多的文章的观点。

如今信息茧房和我们现实生活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这让少部分人用文字控制大部分人的思想这种事变得越来越容易。

2.“被”接收信息

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信息,我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信息,意思是我们自发去搜索、去查找、自愿去阅读的信息;

另一种是被动信息,就是你原本不知道或并不想看但它会主动找上门来的信息,比如某个弹窗、某条推送等。

对于主动信息,我们大部分时候能够接受,但是在信息茧房中,被动信息常常会披着主动信息的外衣出现。

在上网的时候,你以为自己的每一次鼠标点击、每一次查阅都是出于自己的本意,但这可能早已在别人的设计之中。

比如说一篇文章的标题只要加个括号写上“深度好文”、“高清无码大图”、“独家爆料”甚至“不转不是中国人”等这些字眼,那么人们被引导点开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当然,这还只是一种初级的做法,最容易让人麻痹在信息洪流中的应该是各种社交平台及资讯软件背后的那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系统。

它们能清楚地知道你在哪里和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信息,而你的每一次关键字搜索、每一次点击都是一次记录,记录多了就会形成轨迹,每个人在网上留下的轨迹多了就成了大数据。

有了大数据这些软件就能“投其所好”地时不时为你推送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

打个比方,如果你曾在今日头条app中点开过“金融”类的新闻,那么你之后就很可能会经常收到它发来的跟财经、股票或银行等相关的文章推送,但这类文章常常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某个人接了通电话,所有财产就被转移走了之类的新闻;

你在淘宝上搜索了“秋裤”,那你之后再登陆淘宝时就很可能在显眼的地方看到秋裤,甚至你离开淘宝后,去其他网站比如优酷,你同样会看到秋裤的图片。

软件的开商发并不在乎你看的信息有没有营养,他们只在乎如何让你在他们的软件上多停留一会或者付费。

信息茧房天罗地网,它那双无形的大手,会一直会把你往“自以为是主角”的中心推。

3.容易让人鉴赏能力下降,格局变小

在信息茧房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对文化艺术等事物的鉴赏水平会有一个下降的趋势,但他们本身并不会意识到。

只有当你脱身于这个群体,再去观察这个群体时,你才能看得更清楚——当今的年轻人们更容易被表面直观好看的东西所吸引,甚少愿意去洞察事物背后的原理和本质。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现在,那些靠颜值取胜的小鲜肉和不堪入目的电影总能大行其道,而有实力的老戏骨和内容深刻的电影却难入主流。

若对于有专业水准的东西,我们没给予足够多的关注,对流于表面的东西却趋之若鹜,久而久之我们整体的创造、创新能力自然会受到影响。

而在语言表达层面 ,人们也会越来越趋同,因为人们的表达习惯会受他们长期阅读的内容所影响。所以在一个时间段里,你会发现女生都喜欢发民国小朋友表情包、个个都称自己是仙女或猪猪女孩,而男生们则喜欢发坏笑的表情或用着差不多的搭讪手法去撩女生。

那些经常逗留在社交软件上的年轻人们,如果他们有时间他们会更愿意去谈论吃饭和游玩及其他各种轻松的话题,对于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要为社会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诸如此类看似稍微严肃的话题,他们要么没觉得应该去考虑、要么觉得这样的话题十分厌烦。

而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你就会发现很多人哪怕到了毕业的年纪或已经工作多年也始终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因为他们在年轻时没有花太多时间为自己思考过,时间大部分在那些自动送上门来的“好玩”的信息中流逝。

信息茧房催生出一大批文艺青年,它让很多年轻人憧憬着诗和远方,却也让他们忘了梦和远见。

如何“逃离”信息茧房?

其实逃离信息茧房本身是个违命题,因为在这个大环境下很少有人能不受它的影响,我们能做的只是改变自己一些阅读信息的习惯。

首先我们应该时不时地提醒自己“信息茧房”的存在,让自己意识到自我认知的边界,清楚自己的信息取向,让自己多去留意一些之前不曾留意或不感兴趣的领域。

如果你希望在信息茧房中还能保持一点点的清醒,你还可以做这样几件事:

第一是培养看书的习惯,把看书当成像吃饭喝水睡觉一样平常。

看纸质书、电子书都没问题,按你喜欢的方式阅读就行。

虽然近年来“碎片化学习的”概念很流行,但大部分年轻人在做的却是“碎片化社交”,只有一有碎片时间,他们会打开社交软件,而不是看书的工具,毕竟学习是一种反人性的东西。

但如果你想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那经常看书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在看书的时候不要只看觉得适合自己看的书,也要看那些曾认为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书(比如有人会列出大学必读的100本书,但在这份所谓的必读清单之外还有很多书值得你品尝)。总之,不妨多看不同领域的书,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让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激发出求知的渴望;

第二是接触不同行业的人,听听不同行业的人对同个事件的看法,也了解其他行业的事情。如果你觉得在现实中没条件去跟不同行业的人交往,你也可以在知乎上,轻易地了解到其他行业的人分享他们工作的“秘密”;

第三是要有“不轻易怀疑、但也不轻易相信”的精神,每当很多人都在转发同个信息或对某个事情表示出相近的态度时,这时你就要告诉自己别“那么快下结论”,人们的取向很容易很受网络媒体、软文引导,但你不能那么容易就跟着所谓的意见领袖走;要有“刨根问底”的习惯,如果要在网上了解某个资讯或某个人,不要只上一个网站,多看不同的网页的报导、不同网友的评论,甚至去国外的网站上看这个事情的搜索结果,对于被转发最多的文章、被认同最多的观点,都要在心里打个问号;

第四是多看一些名人“大家”的访谈或演讲。也许生活中你没办法接触到各种大咖,但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你可以轻松地在网上看到各行业名人的演讲,看他们的分享无非是为了获取更多新的观点、看能不能得到更多启发,但不是他们的观点你就一定要认同;

第五可以有文科生的感性,更要有理科生的思维。新媒体的发达也催生出了一大批的网文好手,他们擅长把握人们的情绪,知道大众喜欢看什么。如果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网上那些10万加的文章大部分都充满情绪,因为情绪天生具有传播力。当你在看到这样的文章时,很容易产生共鸣,但你更要尝试用理科生的思维去解读事情,不要轻易地被人带节奏。

有几个方法能帮你检验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重度的信息茧房患者:

1.每天花在社交应用上的时间,占上网总时间比重有没有超过70%

2.是不是经常转发各种文章

3.是不是经常通过社交平台上看到的信息来做现实中的决定

4.是不是特别推崇某个意见领袖

5.会不会经常发朋友圈诉说自己的状态

结合今天的主题,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本梁文道的书——《常识》,希望这本书能带给你新的思考,让你重新审视自己对这个社会认知的状态,毕竟“常识”这种东西最好还是要有,万一其他人都没呢。

希望大家支持正版

但如果你想读这本书,却又不想买的话

可以在“英语专业大师兄”公众号后台回复“常识”,获取电子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这代人的思维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