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否,饭否,应是碗盘皆空

昨天,我出去吃饭,看到一堆情侣,点了一桌子的菜,至少够四人吃的量了。开始我就想,他俩肯定吃不完,看样子也不会打包带走。果不其然,最后剩下一多半,吃完站起来,潇洒的搂着女友就走了。

我朋友捅捅我说:“你看看,你看看,这家伙真够浪费的,国家天天提倡节约,不要浪费,他们这可好,面子有了,里子丢光了。”

我对朋友竖起大拇指,调侃他,真厉害啊,看不出来嘛,还这么节俭呢。但内心还是相当认可他说的,拒绝浪费,厉行节约,才是我们要发扬的优良传统。

我们几乎和那对小情侣一起吃完离开,离开的时候,看着满盘几乎未动的佳肴,不禁想到我们国人从古至今的面子问题。

听家里长辈谈及,他们年幼时,新中国刚成立,一穷二白,没有吃穿,孩子们都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有这一点点肉吃,才能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穿。

然而,盼望了一年的孩子们愿望实现了吗?没有,为什么呢?

家里穷,好不容易养的鸡下了几个蛋,买了一点肉,还要攒起来走亲戚,亲戚来了,招待亲戚,好吃的,新鲜的都要招待亲戚。一年到头了,到你家走动走动,连顿饭都吃不好?那多没面子啊。孩子们馋的望着盼了一年的饭菜流口水,也不能把招待亲戚的饭菜给吃了,那是绝对不行的。

一群孩子们只能到亲戚走了,吃一点剩下的残羹剩菜,没剩下的话就只能在心里恨一下父母,委屈的要死,为什么父母不让自己吃好吃的,只给别人吃。

其实,当我听这些故事的时候,想想那个场景,那个画面,真的好想哭,也慢慢理解了为何姥姥那么节俭,节俭的行为已经是融入骨髓血液中的,当你浪费的时候,他们会第一个不饶你,平日里温和的人也会来指责你怎么可以如此浪费。

他们经常会舍不得扔掉一点点食物,哪怕已经过期,他们只要看着好好的,就想着法留下来,不让扔。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逐渐长大,开始更多的了解社会,也发现很多关于请客吃饭的问题。

浪费之风最严重的恐怕就是请领导吃饭,婚宴一类。唯恐不够,别人说自己抠搜,连这种事情也紧巴巴的。

因此,浪费之风随处可见。但不请又不行啊,我们的文化决定着,据调查,我们国家的很多生意,事情都是在饭桌上完成的。虽然现在也有不少人意识到这一点,不再选择在饭桌上谈论生意,该地点在办公场所,但这种风气却不是那么快就消散的。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每一口饭的来之不易,能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并且能够身体力行,教育好下一代,慢慢的这种习惯也就会被改变。

老一辈人常说:百米不成饭,百麦不成面。我们也常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都是在告诫我们要爱惜每一点食物,每一粒饭食。想想在没有食物吃的抗战时期,朝代更迭时期,饿殍遍野。民以食为天,而选择有多少人重视这天大的事情呢?

浪费可耻,节俭光荣,应该要被保留下来作为我们的优良传统去继承,去发扬。实在无奈,点的多了,不是还有个词叫打包带走嘛,大大方方带走也没什么嘛。

你可能感兴趣的:(饭否,饭否,应是碗盘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