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的生活哲学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00导读

去年读了一本名为《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的书。

该书是李小龙从在美国读大学开始直到回港拍戏乃至去世前这一整段时间内所写的一些日常手稿,相当于是他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思考和感悟。编者把李小龙这些手稿编辑整合,串联成册,按章节重点归类整理,最终形成这本书。

由于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章整合而成,所以整本书读起来会有些散,并不太成体系,我按自己的理解整合了一下,提炼了里面李小龙反复提到的一个核心观念-生活的哲学,并由此展开我对生活的一些思考。

所以本文也可以说是我自己的一点生活随笔。


01跨界的宗师

我从小就喜欢李小龙。记得小时候为了模仿李小龙还试过把书本卷起成圆形,中间穿上绳索,再用胶带把各部位贴起来,这就成了“双截棍”。平时放到书包里随身带着,有事没事都会李小龙上身一样“啊哒~”的挥舞几下。

那段时间极其痴迷双截棍,直到现在我家里还存放着四副,日常有空的时候也会拿出来练练。

要说小时候的痴迷不过是男孩的天性好动,喜爱好勇斗狠而已,后来随着年龄渐长,通过各渠道阅读了不少相关的资料,开始逐渐了解李小龙的生平,才算真正对他有个立体的认识。

他的身上有很多标签:一代贯穿中外的武学宗师,一位浪漫主义的诗人,一位善于思考的哲人,一位出色的冠军恰恰舞表演者,一位心理学研究者,一位演技精湛的职业演员。

他的跨界钻研很广,而且在每一个他所涉及的领域内都有较深的见解,可以称为一位生活的艺术家。

而他的成功则在于不断地进行跨界融合,如通过采集各门派之优劣,形成了自己武术体系将哲学思想融合到功夫中,创立了截拳道;将功夫的美感结合到电影里,兴起了全球的功夫热……

我们现在常说的跨行打劫,李小龙可以说是年代更早的跨行打劫了。而且取得相当的成功。

如此我们则有必要深入去地了解一下李小龙,剖析他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以便吸收他的哲学精华,这样做相信能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小龙认为,生活是一种不断演进、更新自己的过程,人生必须不断学习,精进修行。

而所有类型的学习归根结底意味着对自我的认识。 下文将对这条观点进行展开讨论。


02目标的意义

我们做任何事都需要有意义,否则我们将没有动力去干这件事。我们工作是为了工资(和理想??)、我们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我们玩游戏是为了感官的满足、我们刷抖音是为了放松……

总之一切事情的进行都有其终极目的。

而现实中的很多人,对这个终极目的却是茫茫然的,又或者是设定的目标和内心的真正需求相违背,最终导致每天都忙忙碌碌但却收效甚微。

举个例子,譬如我们常见的雇佣关系。作为员工,我们参加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个人能力的增长+金钱收入。

而企业雇佣员工也有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实现业务增长和公司发展。

那么,这个博弈关系就有重合点,即双方的共同目标都是公司的业务增长,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牢固的双方关系。

在这个目标驱使下,作为员工,我们的行动应该是积极研究学习,多做针对性练习,以实现提升自己能力+为公司带来业务增长这个终极目标。

而不是做什么事情都先考虑张总开不开心、李总对我有什么看法…

更不是整天干些办公室政治,每天都勾心斗角,尔汝我诈地过生活。

因为这些行为都偏离了目标的方向。

公司层面的目标也是一样,雇佣员工是为了达成企业的业绩目标,那么这个目标的落地措施应该是如何使员工最高效地释放生产力。

譬如若使用满脑子等级观念的管理人员,就会压制员工的积极性;

再譬如若重量不重质,盲目地排满工作,塞满员工的所有时间,则只注重了工作时长而忽视了产出的效率。

这些行为都与最终目标相违背,所以注定结果是低效的。



难管的90后

记得网上有个帖子说在凌晨十二点,某领导一条微信叫两个90后过来开会讨论下个月的计划,结果一个人回复说我要睡觉,另一个则直接不回复。而这两人第二天还正常来上班,见到领导还笑嘻嘻打招呼,完全像没发生过事情一样。

这位领导就纳闷了,为什么现在的90后这么难管了?

其实不是90后难管了,而是他们的目标感越来越清晰了。

他们比70、80后更明白雇佣关系的地位是对等的,更清楚工作只是达成目标的一个进程,而不是牺牲自己所有的一切。

所以说,我们的目标必须清晰可行,才能让我们的行动更有效率和方向性,从而减少做无效功课带来的资源损耗。

这就像李小龙的截拳道一样,一旦发现对手的漏洞,立即闪电般发动攻击,直截了当,没有任何花架子。

那么如何才能够快速而精准地定位到自己的目标呢?答案是通过学习积累,充分地了解自己,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做到。

因为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才会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从而能精准地制定行动目标。


03找到自我的过程

李小龙说,所有类型的学习归根结底都意味着对自我的认识。

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我认识就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外界的环境关系的认识。它主要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对目标对象进行比较等途径来实现,是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

就像我们如果想把一件事情做好,首先条件就必须要全方位地深入了解这件事。

这个道理用在“自我”上也是同样的,我们假若要让自己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又或者要让自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潜力和优势、又或者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快乐等等,都务必先要完成对自我的控制、调节和接纳。

而要做到以上这几点,就必须对自己有足够的洞察与理解,即完成自我认识。

因此,我们所有的学习,最终都是围绕着自我认知的提升这一终极目标来进行的,而学习什么内容(如技能)则只是一个实现手段而已。

李小龙对自我的发现有四点建议:

1)必须对自己诚实

2)通过无偏见的观察发现,并全心全力而为

3)坚持不懈,近乎偏执的敬业

4)提升自己永远没有终点,学习是与生命一体的

必须诚实地正视自己,才能客观地观察并发现自身的长处和短板,从而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



空杯状态

关于这点书里有个例子,就是有个人生活中遇到问题,就去请教老师傅,老师傅在跟他讲解时不断遭到打断。

譬如说着说着就被对方接口:“不对,我认为应该是这样这样的”、“我觉得这个不合理”。

后来老师傅急了,当场把茶杯放桌子上,把茶壶的茶倒进杯子里,茶水一下子把杯子装满了,并不断溢出。

那个人看了就不解“师傅,杯子已经满了,怎么还不停下来?”

老师傅就说,“对,你就像这个杯子,不把自己清空,怎么接收新的东西呢?”

这是一个富有哲理性的故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杯状态。

诚实看待自己的人才能一直保持空杯状态,只有不断清空自己才能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更多的知识;只有保持偏执的敬业精神去钻研才能不断地迭代自己的认知;只有无终点地艰苦学习,才能不断地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其中的道理就是只有你真正认知到某一个东西了,才会采取行动。

这个“知”就是认知,自我认识达到了某阶段,就必定有某阶段的“知”,以这个层面的“知”为行动灯塔,从而制定“行”,这就是“知行合一”。

读书和思考就是提升认知的最好方式。

所以我多次跟身边朋友说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多积累提升,时间要用在刀刃上,切忌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收益的事情上。


04跳不出的困局

最后,说一个认知层次低下而导致的困局,来作为文章的结尾,这个困局就是贫穷。

穷人为什么跳不出“越来越穷”的死循环?

其实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对自我的认识不够,才会认知水平低下,从而导致每天活着都是茫茫然,他们的行动目标永远是不清晰的,他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低效”的。

因此他们常常会费尽心力去推进一件事情,而带来的收益却微乎其微,甚至造成了更多的无谓损耗,这就更加加剧了他们的状态,从而更无力去改变现状,就这样进入一个死循环而万劫不复。

美国有个作家叫芭芭拉·艾伦瑞克,她写过一本书叫《我在底层的生活》,里面有个例子比较贴合。

芭芭拉为了写这本书化身为底层人物,亲自去与在这一阶层的人进行全方位的接触,目的就是为了去了解为何穷人一直都无法摆脱贫困的命运。

她在贫民窟里认识一位女工,并机缘巧合地和她成为同事,这位女工在一家餐厅打工,一天能挣40-50美金。

美国的穷人一般都没有自己的房子。那么她住哪儿呢?住在一家汽车旅馆,一天房子的费用是40美金。

等于一天干活挣的钱,绝大部分都拿出来交房租了。

剩下的钱就仅够自己填饱肚子。这样看来她的财政状态是极度的恶劣。

芭芭拉就纳闷了,于是问她:你为什么不租一套公寓呢?

我们都知道租住公寓的费用是按月来结算的,当然比酒店的单日结算便宜多了,一个月总租金大概也就一千美金。

结果那个女工听完便瞟了她一眼说:你知道住公寓要付一个月的押金吗?我上哪弄那么多钱去?

所以她的结论就是:我只能一直住这家汽车旅馆了。

这就是认知低下的一个典型例子。

因为这位女工若会做长远打算,则无论使用什么手段,借也好,省也好,贷款也好,只要把这笔钱凑够,让自己住上公寓,那么以后的财务状态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而从此每个月都有结余。

结余的钱又可以继续投入去做能产生价值的东西,譬如学门手艺,上个培训班,或者存钱以后做个小买卖,生活马上就能不断地改善。

但是她却没有这个认知水平,她觉得今天还能过得去,交完房租还有点钱剩,就买点好东西吃,这一天就能混过去了。

她不想更加长远的事情,人生没有目标,活得茫茫然,所以就只能继续留在底层。这就是为何大部分穷人终身都摆脱不了贫困的原因。

篇幅所限,暂时写到这里,谢谢大家观看。


参考书单
《生活的艺术家》李小龙
《我在底层的生活》芭芭拉·艾伦瑞克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小龙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