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遐想 | 能为一件事拼命努力,真的很棒

这个星期温度又创新低,灰蒙蒙的天,手脚一如既往冰凉。早上起床惊讶地发现窗外有了几缕阳光,于是开心地把家里的乌龟搬出去晒太阳。然而,这天像耍赖皮般,一整个下午又恢复了阴沉的常态。天气这么冷,大脑很清醒,适合深入思考。

图片发自APP

不妨先谈谈做公众号的初衷。

就像和最初构想的那样,自己的公众号是精神栖息的一隅之地,一个用于记录、分享与回忆的私人化平台,可以写自己喜欢的、有感触的东西。这样很棒,一周一更的频率也很自在。

不过,渐渐地,越写越觉得一个公众号的价值很重要,不在乎物质上的回馈,但作为一个公众号,它本身一定需要某种传播价值。偶尔在想,自己的文章究竟能够给读者带来什么,如果它唯一的价值是抒发个人感慨,那样,倒不如直接写周记来得直接。

最近和一个网红公众号主编搭上话,她说,“如果你要做的话就要尽力做好,包括公众号的方向,它所面对的人群以及它的排版风格,这些都得想好。当然,我依然会和你说,要想把公众号做好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

如她所言,任何时候,想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偶尔会反问自己,你是一个理科生,而且是一个一开学就能忙成陀螺的医学生,你真的会花很多时间去把它做好吗?我不知道,但我深知,理科生和医学生的标签不应该成为是否能做好的界限。而且,也没有人真正能够定义你,除了自己。

图片发自APP

在大学里听过很多的一句话是,“我觉得在大学里真的很难找到一个能够坦然相待,三观吻合的好友。”能够主动的人本就很少,迈入大学的大门,所接触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大家都聪明了点。走一步看一步,如履薄冰,以防真心实意覆水难收的风险。

最近很认可的两个词语:物以类聚和事出有因。

世界上只有同类才能够做朋友,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往往只能在某个猎奇的时间段里做一阵子开心的同伴。被时间的洪水淘过,最终仍旧堆在一起的一定是同样材质的小石头。

有些人选择先戒备,收到足够关爱之后再友善;我却天生热情爱讨好,一味付出直到受了伤害才学乖。

在ONE看到一句话说,“人和人的因缘际会是'看得到’的,当你们相处到一定的程度,往后的关系走向,聚散离合都是明明白白摊在眼前的。面对一段无望的关系,聪明的人会选择尽早避开,及时止损。”

庆幸现在自己依然“不够聪明”,始终热忱,面对一段僵化的关系,依然会在心里劝自己说,“不如,再试一下?”

不管聚散离合,至少那样证明自己努力经营过。

图片发自APP

成年人的标志是充分认识到出现问题才是正常的。一件一件来,一件一件解决,像叠衣服。

寒假十来天,几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或者发生在身边的事足以让我咋舌,情不自禁感慨“这怎么那么像拍电视剧~!”。

事情发生的时候,往往一懵,而后才顿悟事态的严重性。但又身处事件之中,倒觉得有点悲剧色彩了,于是努力置身事外,赋予自己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来窥探事件的发展。心里边分析边感慨,“诶呀呀,这种情况居然也能发生在我身边。”

于是这样的我,就像一个跑龙套的人被抓去当主角,拿着主角的台词本,却不断出戏,以至于大多数情况下我竟犹豫那一刻的我应该表现得悲壮一点,赋予角色些许英雄色彩,还是更应该有主角担当,尽量做到平静地掌控故事的起承转合。

于是踌躇着、琢磨着,当相同的戏码上演的时候,我竟开始犹豫我该喜该悲,该怒该哀了。

权当一场现场直播的戏罢。反其道思之,生活的剧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无论抽到怎样的剧本,我还是我,不管故事怎么样,我依然只需要本色出演。即使剧情所需的角色性格和演员性格截然不同。

那又何妨呢?


几个冬天里的思考,希望能被喜欢。(´• ᵕ •`)*

你可能感兴趣的:(冬日遐想 | 能为一件事拼命努力,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