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隐喻,直觉与诗

近来,读到一本心理学的书,号称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和思维模式。 书名叫做《思考,快与慢》。快,指的是直觉思考,不经深思熟虑,由直觉得出答案;慢是逻辑推理的思考,控制意念脑力,反复推敲。我在想,读诗时,诗中特定的词语、结构和句法,以及其中的隐喻,不正是某种直觉性的启发吗?而这种不经大脑仔细思考而获得的图景与启示,不正是诗意吗?

你的心不够柔软.
如那时,雨水不够粉碎,窗外灰淡,低沉.
冬日的风,有些冰冷,
单薄的外衣,不能抵御.
你邀我远来,不知该说些什么.
内心的言语,低于雨声.
窗外行人,匆匆而陌生地路过,
街道,湿漉漉的,像哭过的眼角.
我看到楼房入了雨云,
像生活一样,充满着不测.在他灰暗的边沿.
有过往的流动,有遥远的悸动.
对于爱情以及其他,这个冬日,还远远不能弥补.
在雨里撑伞,把衣服晒在伞下.
然后在屋内慢慢僵硬.

以上是茗的现代诗:《你的心不够柔软》。现代诗突破了古体诗形式上的樊笼,更自由灵活,但也更易晦涩。很多诗都有些让人看不懂,但很多时候,这并非这些诗的错。如果说诗的灵魂是诗意,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是为诗意服务的,包括跳脱的形式和晦涩的词语。

长久以来,我想证明语言文字具有自身独立的生命性。在读这首《你的心不够柔软》时,这种想法愈加强烈。我感受到,文学作品作为语言的骄子,在生命性上表现得更明显。正如「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汉姆雷特」,一篇作品自完成之后,就脱离作者掌控,拥有不同解读。作品被更多人读到,它的解读也更多,而其独立性也更强。这个过程中,关键部分是每个不同读者加入的不同人生体验与思考想象。于是从这个意义上,强调留白,注重意象和隐喻的诗歌,便具有最强烈的生命特质。

从以上所分析的生命的角度看,当我们说读不懂一首诗时,其实是在说无法进入作者的意象空间,无法从直觉上获得启发。对于读者和诗人双方来说,有这样一些可能性:

  1. 可能是对语言不敏感,对探求文字间的隐喻游戏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那些最浅显直白的诗歌才能打动这样的读者。比如床前明月光。
  2. 作品的隐喻太过艰涩,读者即使付出努力,也难以进入。对于这种情况,有可能是作者词句过于峻奇僻冷,也有可能是是作者表达的体验或领域非常小众,于读者相距太远。
  3. 读者通过读诗,与作者产生了高度的共鸣。所谓的被一首诗深深打动,就是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诗作所传达的体验和读者高度契合,才能让读者心有所感。这也是为什么诗人要深入体验人世生活的原因。此外,这种情感共鸣乃是经过诗歌这一题材特有的意象、隐喻,在读者直觉的启发下达成,具有比其他文体更加深厚的感染力。
  4. 但每个人的人世体验都不会完全相同,而是从很大程度上都大相径庭。诗人传达的情感,对读者来说,更大的可能会产生变形,并加入读者自身的体验,从而获得诗人之外的诗歌解读。而且诗歌题材的特点也鼓励这样做。

其中的第四点,我认为是最大可能发生在诗人和读者之间的事情。区别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就像这首《你的心不够柔软》,诗的选词表明,这首诗的色调是灰暗的,表达某种悲戚的情绪。这是文字带给我的直觉性启发。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这是大家共同学习中文,并由中文这门语言带来的结果。当然诗歌并不止于用某种色调的词来渲染情绪,对于诗人来说,在词语之外,有他要讲述的故事,他的情感以及他的体验。词语产生与诗人的故事、情感和体验之后。于是才有了「柔软」,「雨水」和「冬日」。而非「缠绵」,「冰水」和「阴天」。

同样的,对于读者来说,读诗也不会止于接收到诗歌渲染的色调和情绪,还有某种唤起,唤起读者自己的故事、情感和体验。对我来说,中间那句「你邀我远来,却不知该说写什么」,就像一记击中我内心深处的闪电。这也是我对这首诗印象深刻的原因。也许诗人本人于本诗中,注重的并不是这一句,但对我来说却是如此。其他的词语都围绕这一句,共同渲染出来我心中的某个悲戚场景。也许,随着人生经验的不断积累,在未来,我会在心中改变这个场景,但至少目前为止,这首诗对我就是这样。

发表于:https://mp.weixin.qq.com/s/2y6H29moeFGZR3VBnFViUA 略有增改。

你可能感兴趣的:(启发,隐喻,直觉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