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武志红

前言:

读这本书的缘由:心理学在国内发展的并不好,从小学到大学,除了相关专业的学生,其他的学生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知之甚少。在国内,基本上很少有人会去看心理医生,大部分人甚至对去看心理医生的人嗤之以鼻,总是把心理疾病跟神经病联系起来。但一个人健康的衡量标准不仅仅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是不可或缺,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心理学。而武志红老师作为通俗的心理学家,他的整套心理学书籍都特别好懂,没有门槛,因此选择先读他的书,至于为什么是这本。家里在搬家,只翻到了这本。


正文: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书名会感到奇怪,历来人们都推崇完美,但这本书却反其道而行,全书从坏习惯,悲伤,愤怒,内疚,恐惧,关系,接受七个方面分析了这些平时看起来不好东西的好处。


一.坏习惯

一提到坏习惯,许多人第一想法就是改掉坏习惯,却没有去思考为什么会有坏习惯。但如果一个模式只循环一次,那么一个习惯不可能形成。习惯之所以形成,是因为每这么做一次,我们都得到了一些好处,于是我们形成了一个自动思维“如果我重复这个行为,可以再得到奖励。”当然这些好处我们很难意识到,大部分习惯都源于童年时期的经历,深藏在潜意识深处。每个人做任何事情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每一个负面的,损害性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人是非理性的,人们都是根据自己过去有限的人生经验总结出自己的人生信条,这些信条发展出的自动思维左右了我们现在的行动。这听起来很荒诞,但这就是事实。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文秘小刘无论什么文件都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完成,下了一次次决心想改变,但一年年下来,没有任何效果。深究其原因才知道:在家中,小刘的爸爸对小刘的要求很高,上学的时候,每次她做完作业,她爸爸都要检查一遍,一发现差错,就会狠狠的批评她一顿,斥责她不努力,不认真。最后,小刘想出一个办法,熬夜到最后一刻才把作业完成。这样,即使爸爸检查出了错误,但因为知道小刘熬过夜,不仅不会斥责她,反而会夸她用功。而小刘将这个模式带到工作上,老板也经常因此她加班而夸奖她,于是造成小刘无论什么文件都是在最后一刻完成。


当然,书中也给了解决方法,其中对我有启发的是:

1. “从最容易的事情开始”

一件件容易事情的完成会给我增加信心,这样我们渐渐地有能力去完成大事。

2. 每天必须做一件事情,必须不做一件事情。


其实还提到了一个我们常见的误区:“没有它我一切都ok”。我们总会认为是自身的一个缺点导致自己这样,深挖一下我们会发现,其实这只是一个替罪羊。


二.悲伤

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只有当你缺乏理解的时候,才有掌控的必要。如果你已经把事情看得很清楚,自然就不需要掌控了。”


这一章的收获主要是第一次详细了解了挫折商(AQ)的评价标准。

A. 看一个人内心觉得多大程度控制局势

B. 看一个人遇到挫折习惯怪罪别人还是自己

C. 看一个人遇到挫折会不会觉得自己其他方面也不行


三.愤怒

一提到愤怒,我的第一想法或许这是不好的,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这是因为我没有分清楚好的愤怒和坏的愤怒。好的愤怒,可以争取独立空间,而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愤怒。而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愤怒,更多的是坏的愤怒。坏的愤怒是指,一个愤怒本该是对A表达的,但因为A太强大,于是选择较为弱小的B表达。


这一点比较明显的就是那些具有自杀倾向的人。治疗这些人的方法就是让父母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因此这些孩子的自杀倾向,看似是攻击指向自己,其实真相是,指向父母的愤怒被压制了。只要这愤怒能够重新指向父母,对自己的攻击就会停止。


四.内疚

没读这本书之前,以为和谐的关系是双方互相付出。但现在才明白,一个和谐的关系,必然有丰富的付出与接受,你给予我物质与精神的爱,我接受;我给予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的爱,你也欣然接受;

 

朋友关系和配偶关系一样是相对平等的关系,是付出和接受相对平衡的。但中国式好人只会付出不会接受别人给予的回报,他们在关系中扮演单纯的付出者,其实是拒绝对方的补偿,从而破坏了对方化解自己内疚的努力,从而打破了这份平衡。


但无论谁只想付出而不想接受,都不过是想维持高高在上的幻想,拒绝接受生命的施舍,否认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平等。别人很快不想从拒绝接受别人的人那里得到任何东西了,反而会怨恨他们,远离他们。


深究中国式老好人背后的逻辑主要有两点。第一是,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么我们的关系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是你的错。第二是,在它巨大的付出面前,其他人都没有了说三道四的资格。


内疚的产生,其实是在提醒你,你该补偿对方了。我们要懂得一点,懂得察觉自己的内疚,然后及时做出补偿。同样,当对方产生内疚时,我们也要给对方机会,让对方完成自己的补偿。


五.恐惧

许多恐惧所传递的信息是极具有价值的。事实上,我们越恐惧一件事,那件事背后隐藏着的信息可能就越重要。


恐惧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失眠。我们想要睡着,就得放松。然而,一放松,防御机制就会松懈,潜意识藏着的一些东西就会涌出。如果这些即将涌出的东西令你害怕,你会再次绷紧。身体的绷紧,意味着心理防御机制的再次启用。一绷紧,就无法睡着了。


另一个常见的恐惧是亲人的逝去。我们通常以为,爱就是同甘共苦,既然,爱人已经经历了世界上最大的苦(死亡),我们是不是也要同样受一些苦。所以,当亲人离世后,我们会不自觉的用各种办法让自己也生活的苦一些,好像只有这样做才对得起他,对得起彼此的爱。这样的事情很容易得到世人的惊叹,甚至还会被媒体和小说美化。但是,当我们想与死去的亲人同甘共苦的时候,我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死去的亲人并不希望我们这样做。


六.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有这么一个定理,只要你在乎一个关系,那么你一定会把你内在的关系投射到这个外部关系上。并且,你越在乎一个关系,这个投射会越强烈。当然,这也是一个方法,我们可以从与亲密的人相处模式中,了解自己的内在模式。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孩子会在六岁之前,形成自己内在的模式。很多人在与同事,朋友,邻居相处时很友好,但却是配偶和孩子的噩梦。那并不是因为他不在乎配偶和孩子,而是因为他内在的关系模式太糟了,他越在乎配偶和孩子,就越无法控制自己,越容易将内在关系模式展现在自己最亲的人上面。


七.接受

如果我们可以认清这么一个事实,父母是不可改变的,我们越想改变,父母会越糟糕。有些人就不会接受这么个事实。于是就会发生下面的情形,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父母,结果屡屡碰壁,于是放弃改变父母。找一个拥有父母同样缺点的对象,进而改变对象,完成心中那个改变父母的梦想。但结果往往是家庭的破碎。


我们还会经常听到有些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归根到底这只是个圣人的标准,没有人能够做到。因为一个人外部的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在关系模式的展现。一个对自己苛刻的人,很难做到宽以待人。相反,对自己苛刻的人,更可能的选择,是挑剔别人。


明朝清官海瑞,以罕见的清廉闻名,他从不接受贿赂,一年只买一次肉,就是母亲生日的时候。同时,他不仅苛刻的对待同僚,也苛刻的对待妻女。他的女儿在5岁时接了男仆的一块饼,海瑞知道后大发雷霆,认为女儿违背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法,直接把女儿活活饿死。


结语:生命总是不完美,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NO.2《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武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