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书是否必要?

可能是最近给自己的压力太大,太累了,今天给自己放假休息一天,然后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过劳死”这个词

PS:说实话,很不想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毕竟我现在的工作只是谋生的一种途径,而非需要怎样的大义。毕竟这种岗位责任感不足以盖过对家人的责任心,没有到少了我这一份付出就会对别人的生命财产造成“紧急且巨大”的损失的程度

猫也思考

现在社会是文明社会,但也不乏病态,年轻人大多都在“玩儿命”挣钱,总是觉着哪儿哪儿都用钱,钱总不够花!“穷”“加班”“赶进度”“应酬多”。。。“我要。。。(计划)”“熬过这个阶段。。。”。。。。总有用不完的借口,就觉着“年轻”就是你折腾的资本!

在我看来,这才是最自私的!这种人是最没有责任心的!但凡有一点责任心,就该想想关心爱护自己的人,为了他们,也该把自己的身体放在第一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而对于我等普通大众和人的欲望来说,钱是永远都挣不够的!能有多少情况是非你的坚守不可,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工作者,没有那么多的此刻非你付出不可的大仁大义!就算有,是不是此前就该做点什么以防万一的呢?

不论是历史还是影视剧所传达出来的,执行“特殊任务”的人出行前会写一封遗书,只为以防那万一。。。现在“拼命”的年轻人们有多少会想想自己的身后事呢

社会的竞争和高压,“猝死”“过劳死”“绝症”这些在“年轻人”“青壮年”身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更不要说再加上各种意外频发。。。

今晚与朋友的聊天记录之一

每个人都不会想自己那么“倒霉”,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都想自己是幸运儿,但万事做好最坏的打算,才能安心的“尽人事,听天命”不是!

中国式父母之所以是中国式父母,是因为他们的重心永远在孩子身上,从你小到他老,操不完的心。古时是“子嗣传承、家族兴旺”,现在是“为你好”。我们八零九零后多是独生子女,网络上也总是看到谁家“独生子/女”出了怎样怎样的事情,每每有种心酸感

那些突如其来的失去,一种怎样的打击

中国式的父母除了为子女操心,做的最多的就是“不让子女分心”,哪怕是已经躺在病床上也是“没事”“不用担心”,不到最后时刻甚至过了最后时刻,绝不让子女“分心”

中国式子女呢?多少人打过“不让父母担心”的幌子?一个人在外拼搏,又有谁能一帆风顺?

多少突如其来的痛击都是在这种“不分心”“不担心”的前提下造成的!有没有人想过,其实过程中“分心”“担心”了,也可能是提前分担了失去的痛,真到那一刻的时候,才没有那么痛彻心扉、才不会那般绝望!

如果在做任何重大决定、出现状况时,都适时沟通,互通有无,哪怕是避重就轻呢?只有在一次次的“分心”和“担心”中,才能培养出对彼此能力的信任!这才是“放心”的依据吧!

一个独自在外生活的大龄农村姑娘,很多父母怕是真的早已“操碎了心”,菇凉自身也因为父母的“操心”而压力越来越大,每次谈起双方都不虞,最起码我认识的人们几乎都是这样!总觉着我是幸运的,我的爸妈是开明的,但细想起来,也不过是多年培养起来的信任罢了!当然,由于“天下父母心”,这种信任可能也在随着年龄和单身状态的正比增长而渐消(捂脸)。。。

而今由于最近的疲惫感,想到了那些牺牲在岗位上的“过劳死”,然后换位想了一下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怎样?不得不说,很庆幸自己不是独生子女,父母对我来说是唯一的,可我对他们来说终究不是全然意义上的唯一,何其有幸!

其实“受不了压力跳楼”“职业病”“癌症”这些都还很柔和,毕竟还有反应期,足以给当事人和相关人员做出选择,无论是身后事还是当前事!可怕的是“猝死”“意外”等猝然而决绝的状况,不可预料,猝不及防!

还是想了想如果我离开了会想怎样

想着如果有那一天,我如果还是单身多好

不想他们准备墓地,不想让他们祭奠,哪怕年节

如果不能当我没来过,就当我已远走远嫁

希望我被火化,骨灰撒哪里都好,只要不留痕迹

我怕“阴亲”,怕被“牵挂”,我想赤裸裸来就光条条走,不要任何牵扯

我想回归自由,无牵无挂(不得不说确实很自私)

这种想法想要被接受可能有难度,我甚至想如果幸运一点,是得个绝症,肯定会跟家人说明,并做好沟通,如果他们操作困难,那就提前找个朋友帮我火化、撒灰,然后再把遗嘱和遗愿向他们说明(只是不能见最后一面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遗书是否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