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给一些项目做顾问,80%都消耗在了通话中,每天最长通话时间超过8小时,经常嗓子冒烟,讲到最后两边嘴巴都疼。
但这件事情给了我一个新启示:语音效果比文字强。文字存在理解问题,电话不存在。在具体沟通时,能很快找到对方的侧重点,提出重点解决思路。
因此,这几天我在鱼苗的不同社群进行了通话测试,这个通话测试果然得到了很多好的反馈,因为是针对性地给出解决思路,答案更精准。
但也通过这件事情,让我在大家的提问中,找到一个新的关键点:关于成长,或许你真的有所误解。
1
或许是网络时代,我们见证了太多牛人(或者网红人物)的崛起,认为奋斗理所应当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我好好写文章,我完成日更,我去听了几节课,我就能够成为中V,成为牛人。
嗯,抱这种思想的人,真的太多了。
坚持学习,是有大进步的,但不代表这种大进步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显现出来。我们很多人总是指望自己学习某样东西,能够一个月脱胎换骨,天啊,你的心也太大了。
怎么说呢,有句话说:学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懂得少。
这句话放在学习领域是真理。人越深入学习,越对学习这件事情产生敬畏。但几天的接触下来发现,大家不仅停留在浅层学习,而且多数人给我一种努力不难,学习不难,付出不需要太大的错觉。
怎么说呢,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现在比较流行的自媒体写作,通过写垂直领域的内容,获得流量补贴,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变现。
我也认识很多这类作者,通过写自媒体一个月挣个几万到十几万现金的。我们很多学员都想成为这样的作者,但问题是,你的研究时间要得够。
不能说,我想成为这样的人,但我的行为始终停留在:一点学习,一点用工,就指望高收入。
很多人会跟我说,老师,我做了这件事情。
但,你要知道,做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做的,花了多少心思,你研究的深度如何,你付出了多少努力。
自媒体时代,最好的礼物就是:它会送给我们一些鲜明的数据。而数据意味着答案,不同的数据就是不同的答案,通过这些不同的答案,我们得到反馈,进行二次研究调整,然后一点一点接近于标准答案。
在聊天中,我们发现很多人会说,我做了,但从来没说,我怎么做的,我研究了什么,研究到了哪一个环节上。
都是在说,我做了,然后没出成绩。
对啊,做了本身就是很难出成绩的,做了说明你已经开始,如果你想做好,是要深入去做的。
比如,我们最开始研究平台规则和技巧的时候,也花了很多心思。
好几个人,每天加班到深夜到凌晨,才慢慢排除了一些答案,得到一些真实有用的规律。然后,继续接着研究,让这些数据更靠近标准答案。
所以,学习其实不仅仅是你学习了什么,而是你如何学,准备了多少时间去学。
学不是关键,关键是怎么学,学多久。
2
进步确实可快可慢,但其实前期的快速成长主要归功于两点:勤奋和悟性。
悟性是关键,如果你真的很愚,可能你努力100分,但最后的结果只有60分。但这种愚的人,依然比很多不花时间学的人好很多。
一本书读了一个月,还没读上一两遍的;说了研究平台,才完成最基础的创作;关于规则什么的,连推送都没打开的;说是认真拆解某个人,连这个人的文章都没看过几篇。
作为一个学习好久的人,我只想说:大神们,你们比我还狠。
学习其实没什么捷径,如果有捷径也是在你有了一定的高度后,产生的人脉资源,这种人脉认知会推送你快速成长。
但在这之前,一个人的成长的速度依然是靠勤奋来推动。比如我,快12点了,还在苦逼的研究一些书,还不敢下班。
5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