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

文/昔秋水      图/网络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看过龙应台的这本《孩子,你慢慢来》的读者,都能感受到作者万千文字里的爱,这本书里的龙应台不仅是作家,还是一个母亲,她对生活如此热爱,对生活中每一个细节观察入微,将安安的一段时光的成长用文字细腻地记录下来,一举一动,孩子与大人交流时候“自成一派”的语言,每一个画面都让人从心泛起丝丝暖意。

有时候,真的不是孩子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孩子。

毛豆3个月大的时候,我参照“育儿书”,急着给他训练抬头。小心翼翼地把他从仰卧位变成俯卧位,然后在他头前放玩具、图片等看起来他感兴趣的东西,引导他努力抬起头来。然而,这么小的一件事,对他来说,却是人生中一道“坎”,他曾经用尽全身力气,最后还是没有抬起头来,一股脑儿趴在床上。

作为母亲,当时的我那股着急的劲还在眼前,现在回过头去想想,为什么要这么急切呢?顺其自然好了,我是不是有一种“揠苗助长”的心态?这使得我在后来陪伴毛豆的日子里,不断地反思并作出修正。

毛豆天生有点“晚熟”,6个月大的时候,我和豆爸带着他去医院体检,医生在给他做“翻身”测试的时候,他怎么也翻不过来。医生给我们开了单子,叫我们带他去市妇幼保健所检查一下。说来也奇怪,那天回去之后的某一天,小毛豆正躺在沙发上的健身毯里面,忽然他一转身就翻过来了,差点从沙发上摔下来。

豆爸斥责我,每次都被医生说得特别紧张,自己心态不好又着急。我后来想想也是,基本上没见过哪个小孩两三岁还不会走路的。男人对这方面似乎显得特别从容淡定:着急什么?总会自己站起来,总会自己吃饭,总会自己说话,该会的总会慢慢都学会的。

同样,别的孩子6个月就会坐了,我家毛豆9个月还不会坐,医生又叫我们去市里再做检查。这一次我稍微延迟了一段时间观察,也是在不经意的一瞬间,小毛豆忽然会坐了,只是颤颤悠悠,坐得还不太稳当,他坐着摆弄他的玩具,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把他当成是我们的“附属品”,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放手,让他自己顺其自然地成长,让他自己做判断,自己做出选择,而我们,就在边上默默地关注他,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伸一把手,在他转身的时候,能看得到我们,在他成长的道路上,一直有我们的陪伴。

自然诗人刘克襄刚结婚的时候,坚决地说,绝对不能有小孩,在台湾这么恶劣的自然环境里,不,绝不要小孩。几年后再见到他,他正在和一伙人谈他身为奶爸的经验:他如何被一个从早到晚只会啼哭的小东西完全地控制,他的生活如何如何狼狈......

大伙正要到颓废的酒吧去,他站起来,说:“对不起,我要回去喂奶了。”那晚,他走得洋洋得意。

他用受虐的、抱怨的方式来表达心中洋溢的幸福。

毛豆6个月起我就给他讲绘本,不管他听得懂还是听不懂,都不重要,只是给他渲染一种氛围。后来,家里的绘本越来越多,最近,我给他买了一个绘本架,把他感兴趣的放在最下面两层,不怎么感兴趣的放在上面或者后面。每天晚上,我一说“毛豆,该是讲故事的时候了”,毛豆立即自己去搬他的小凳子,还费力地拖着小桌子,在他心里,俨然已经种下了一颗阅读的种子。

他颤颤悠悠地走到绘本架前,挑选自己喜欢的几本绘本,拿在手上,跑到我跟前,举起来给我,还不会说话,只会“咿咿呀呀”朝着我喊,我知道他要叫我给他讲这几本,我把他抱起来,靠在我怀里,和他一起读他的故事,进入他的小世界......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我在南方的艳阳里,愿以手作做舟,文字掌舵,载你一段红尘路。如若你或有收获,或有共鸣,或得慰藉,欢迎打赏、关注和点赞!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你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