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的历程》品汉字的美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本书一直摆在我的案头,独具匠心的深蓝色的布面装帧,厚重的基调,泛黄的内页,似乎无时不刻提醒我去读完它。这就是李泽厚的《美的历程》。

说实话,这本书我读起来有些晦涩和吃力,刚开始很难走进去。每次打开翻了几页之后,就会合上书,脑海里涌现出前所未有的画面,似杂乱,又似清晰。

在书中,李泽厚先生没有像历史书般的传统介绍,它是从陶器、青铜器到铁器,从诗词、歌赋到文学,从雕塑、绘画到建筑,进行艺术鉴赏,他把美与文学,美与历史,美与哲学始终结合在一起,让艺术的美都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场美的历程。

这本书按中国历史的时间顺序,从远古到明清分别展开叙述,给予了我们对时间轴更清晰的辨别。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具代表性的美,那是那个时代的人民的智慧,是我们能模仿却不可超越的美。因为中国美学,自出现以来,它的变化都离不开人们的社会实践与精神世界。

《美的历程》把中国美学史分成十个部分,分别是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以及明清文字思潮。十个简短的词句,却能概括出每一时期美的最大特点。

这次参加先秦读书营活动,就是想强迫自己开始一点一点的剖析这里面的文字。当我的心沉下去,内心深处就被狠狠的触动了。虽然还只是读了这本书的前三章,但我忍不住要把这几天的一点点感悟写下来。

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里对中国书法艺术的阐释,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书法"线的艺术"的美感。它不是线条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美。指出汉字是以“象形”“指事”为本源,“象形”如同绘画,来自对事物概括性极大的模仿写实。“象形”中也蕴涵有“会意”的内容。

正是这个原因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但由于它源出于“象形”,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没有完全拋弃这一原则,从而就使这种符号作用所寄居的字形本身,有形体模拟的多样可能性,让这些独立的字符开始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而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书法。

远古时代创造一种文字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我们的祖先造字也并非心血来潮,而是非常讲究,有迹可循的。因为他们造出的每一个字都体现着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感悟与审美。了解汉字的造字法,就是了解汉字的音形义,了解我们祖先的智慧,才能学习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最早的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帮助记事,慢慢开始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画。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这就形成了原始文字。最早有记录的文字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出现的,这就是已经初步定型的文字甲骨文。

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一直沿用"六书"的说法,这六书分别是象形字、指事字、形声字、会意字、转注字和假借字。 但严格说来,转注和假借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并且都是在秦以后使用。

应该说甲骨文的发现,极为有力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有很多象形、会意文字,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中国文字的真正的起源。汉字的演变过程经历了六千多年的变化,先后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至今的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非常生动。

当时我们的祖先创造出象形文字以后,周围的人还没有创造出别的文字,所以大家都开始用这个文字。即使发音不一样,字都是一样的,根据图形表达的意思却都是一样的,大家口音差别再大,但是一写字就都能认识理解。这样的文字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做到书同文,车同轨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有了文化的认同感,写出来的文字、文章、法令人们都能够接受。可以说,是汉字使得中国这么多年颠沛流离,分分合合,经历了打来打去那么多次战争,也没有形成永久性的分裂。

汉字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图画文字阶段。商代以前的文字都属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以表形文字为基础,以表音文字为主体的表音文字阶段。从甲骨文到秦代的文字都属于这个阶段。第三阶段是以形声字为主体,还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从秦汉到现代的汉字都属于这个阶段。

出土的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这时甲骨文的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但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章法三要素。从笔法上看,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刻写时多用直线,曲线也是由短的直线接刻而成。从章法上看,出土的殷墟卜辞行款清晰,文字大小错落有致。

《美的历程》里谈到,文字发展到金文的春秋战国时,已开始了对美有意识的追求,那些净化了的线条美表现的书法艺术,在当时不是自觉的。殷代的金文和周代比,前者更近于甲骨文,直线多而圆角少,首尾常露尖锐锋芒。但布局、结构的美虽不自觉,却己有显露。

在周金中期的大篇铭文,则章法讲究,笔势圆润,风格分化,字体或长或圆,刻划或轻或重。著名的《毛公鼎》、《散氏盘》 等都达到了金文艺术的极致。到东周春秋之际,才明显地表现出对这种书法美的有意识地追求,这也可以从当时铭文内容和文章风格看出来。

郭沫若在《青铜时代.周代彝铭进化观》里说:“东周而后,书史之性质变而为文饰,如钟镈之铭多韵语,以规整之款式镂刻于器表,其字体亦多作波磔而有意求工。……凡此均于审美意识之下所施之文饰也,其效用与花纹同。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习尚当自此始”。

宗白华在《中国书法中的美学思想》写到:“中国古代商周铜器铭文里所表现章法的美,令人相信仓颉四目窥见了宇宙的神奇,获得自然界最深妙的形式的秘密”。他认为“通过结构的疏奋,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魚…,就像音乐艺术从自然界的群声里抽出乐音来,发展这乐音间相互结合的规律,用强弱高低、节奏旋律等有规律的变化来表现自然界社会界的形象和内心的情感。”

在早期,青铜器上的这些汉宇符号虽然都具严重的神圣含义,但当时只是记录,根本没考虑到审美。一直到春秋战国,人们对美越来越开始有意识的追求,这些汉字符号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特性便开始慢慢展现出来,并独立地发展开来。而这时具有某种独立性质的艺术作品和审美意识也才算真正出现。

大篆是对相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小篆之前的文字都被称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之后的小篆,它笔划均匀,书写一般是长方形的,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上保持一致,同时个体平衡对称,字体上紧下松,小篆的空间分割均衡对称,呈现出了汉字书写的独有魅力。

再后是汉隶 ,字形稍扁,呈现出一种左右分展的趋势。笔锋藏匿在字体的结构当中,笔画直立,没有小篆的圆润,字形呈现出一种方形的状态,笔画转承起伏比较明显,有粗有细,破圆而方。

再变为楷书,行书,草书,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变迁,就在这“上下左右之位,方圆大小之形”的结体和“疏密起伏”“曲直波谰”的笔势中,创造出了各种各样多彩多姿的书法艺术,并且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与书法同类的印章艺术也同时发展。在一块极为有限的小小天地中,应运刀笔和结构,表现出种种意趣气势,形成各种风格流派,这也是中国所独有的另一“有意味”的艺术形式。而探究印章的字体起源,也要追湖到青铜时代的钟鼎金文。

从篆书开始,书家必须注意对各种汉字对象的形体、姿态,进行灵活的抽象的自由的模拟,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象形”作为汉宇的始源,人们又在书写演化出来的线条章法和形体结构之上扩充,让它们的曲直适宜,纵横合度,结体自如,布局完满。

此时的汉字更以其净化了的线条美,更为自由和多样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出和表达出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义和气势力量,终于形成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书法。

可见,从甲骨到金文之所以能开创中国书法艺术独立发展的道路,其秘密正在于它们把象形的图面模拟,逐渐变为净化了的线条书法美,再也不是一般的图案花纹的形式美、装饰美,而是真正意义上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意义和表现力的艺术。

中国书法艺术不是机械的重复和照搬某种僵硬的规则,而是如绘画一样即状物又抒情。他行云流水,有柔有刚,方圆适度。它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自由创造、有变革甚至有个性。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好比是兄弟,本是同根生,他们有很多内在的联系。可以说是汉字的发展,终于让书法在后世成为中国独有的艺术分类和审美对象。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一切追根湖源,都应回顾到这个汉字定形确立的时期----先秦时代。因为汉字的形体结构以及独特的造字方法,为后世书法的发展莫定了 原则和基础。

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汉字,读懂了书法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汉字,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感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美的历程》品汉字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