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明师,也挺好

为期半个月的省培计划学习,今天曲终人散。看到名师们在台上娓娓道来成长经历,不少老师把做省名师、市名师作为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我也是这样想的。

可是,冷静下来,反思一下自己,感觉离名师的距离,犹如地球到火星。何止是十万八千里,那是5760万公里。大约3光年。

所以,我想还是死了这份心吧,与其想做名师,不如做一个明师。就是张祖庆老师说的:做一个明智之师,明白之师,明亮之师,明日之师。

做一个明智之师,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一位朋友打算评职称,他一直任教的是小学数学,而任职资格证书是语文,他的一些获奖证书也是语文学科。他说,我就按照语文来申报。可是答辩讲课,不会讲语文该怎么办?

这样的问题很好解决,一种方案就是教两年语文课,熟悉教材,学习语文的授课方法。或者就是按照数学来评,需要准备与数学有关的证书,比如优质课评选,课题研究等。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就是考查你的学科素养如何。你按数学申报,就要展示你在数学教学方面的能力和业绩。语文老师把课题写错,不了解课标内容,数学老师把题目讲错,对教材不熟悉,不知道如何渗透数学思想,这都是大忌。

我们要学会研究学习上级的文件政策,分析自己的工作实情,结合自己的条件,然后判断自己的目标方向。

做明白之师,要做事分得清轻重缓急。

一位老师,周一早上九点给我发微信:席老师,我刚才写了一篇文章,你帮我看看。我说,你怎么早上在写文章?她说,怎么了?我前两节没有课啊?为什么不能写文章?

的确,我曾说过,读书和写作,是重要的事儿。可是,我们要在完成最起码的教学工作任务之后,比如备课、批改作业、了解学情之后,再去读书写教学反思。我建议下班之后再开始读书写作。我每天都是在早上5点开始写文章,七点上班。晚上下班回来再修改一下发送在公众号上。关于自己成长的读书写作学习,应该是在工作以外的时间去做,这样才正常,才挑不出毛病来。

一位老师曾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老师课讲的很好,而学生成绩却不好呢?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事情的轻重缓急没有理清,没有做对。课讲得好,是因为老师在备课讲课上下了一番功夫。其实,课后的辅导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由于在课堂上我们收集到的反馈,由于考查范围小,或者选择的对象不合适,获取的反馈不一定是真实的。我们看到学生的作业做的全对,殊不知不是独立完成的,还真的相信学生学会了,没有巩固练习,没有进一步考查检测。结果,导致平时一做都对,考试却做错了。

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有计划的读书写作,才是明智的。

做明亮之师,要能照亮周围的人。

哪怕自己只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在漆黑的夜晚飞过,就要照亮一方寸天空。我们作为老师,就是要始终保持正能量,传播教育工作中的美好,要坚信我是教师,我在做教育,我的言行都代表着教育的形象。不言教育的苦累,不发泄对社会偏见的不满,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不要让灰色情绪困扰着我们。

做明日之师,从现在开始。

做教育就是在不断修炼自己。也许,我们的课堂还不完美,还有缺憾,那有什么关系呢?

不断学习,修炼自己,完善自己。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喧嚣中沉静,要在实践中磨练,要在思考中成长,要在学习中进步,要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改变自己。

做不了名师也罢,我们一起做一个明明白白的老师,也挺好,您说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一个明师,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