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农村

最近读了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这是一本豆瓣评分达到了9分的纪实书籍,更可贵的在于作者还是一位美国人。书中对于近十几二十年中国农村的变化描写深有感触,可能跟我自己来自农村也有一定的关系。


我也从自己家乡近十几年的变化来说说中国农村的现状。


我的家乡是在皖南山区,远离城市,从家里坐车去县城也要一个半小时,而且也是在2004年才通公路。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都在那块区域上学,高中后,开始到县城上学,再后来上大学,工作,一年回家的次数也在逐渐减少,现在基本上也是一年才回去一次。这些年来,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了,即便是春节,也没有了曾经的热闹,平时,更是只有孤零零的老人留守。


我家乡属于山区,没有足够的土地,村名的主要收入都来源于外出打工,随着近些年生活的逐步改善,年轻的打工者们都开始进城买房,部分老人因为要为子女带小孩也跟随着子辈们进了城里。就我们村的隔壁的一个村子,由于整个村子都在山上,目前整个存在就只剩下一户人家还在住,也仅仅是因为那户的老人家坚持不去城里才如此。


这种情况也造成了农村里的小孩急剧减少,曾经每个村都有一个小学,现在变成了几个村合并到一个小学,学生依旧不到10人。曾经造成学校里的朗朗的读书声从村子里永久的消失了。缺乏了孩子和学校的村庄更加显得没有任何生气。我们这一代人几乎就要成为了农村的最后一代人,待我们老去,不知道那样的农村里是否还有人。


《寻路中国》里写到的三岔村的情况,还是让我吃了一惊的,原来属于首都治下的农村也是那样的落后,可以说书中写的情况有好多都与我们家乡农村类似。但好在人家毕竟是靠近首都,2004年后就开始了一定的开发,情况逐渐有了好转,然而像我家乡那种远离大城市的农村,就没有像样的开发了,在我上大学之后,除了村里通了公路,去县城不用再坐船两小时再坐车一小时外,几乎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大改变了。


随着通了公路,人口的减少,家乡又发生了另一种变化,那就是江里的船逐渐减少了,到现在,一天到晚都很难看到几条船。曾经的江里有机帆船,有小木船,有去千岛湖旅游的旅游船,还有各种运输的货船,好不热闹。记得小时候晚上躺在床上,都能听见村口的江里的船马达发出的声音。这些都已经成了曾经的回忆了。当然,这些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随着近些年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品的多样化,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开始逐渐增多,而农村居民没有生态保护意识,更没有针对农村的垃圾清理和处理机制,很多小溪都被大量的垃圾破坏了生态。就说我们村里的一条小溪吧,在我上小学的时候,都是直接从小溪里挑水来吃的,小溪里还有很多的鱼,孩子们还经常去小溪里捞鱼。后来,随着生活垃圾的增加,然后又加上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小溪里变得越来越脏,鱼也开始渐渐的变少了,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鱼了。


《寻路中国》里写到的三岔村,作者也提到了发展带了的生活垃圾问题,或许这也是近些年的高度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共同问题。现在我的家乡政府部门似乎有了生态保护的意识,然而还是仅仅停留在新安江这条大江里面,而针对每个村子里的问题,仍然没有针对性的措施。或许就是因为投入过大而政府无力承担吧。


农村的这些变化或许有些令人唏嘘,但也许这也是社会高度发展所不可避免的,但还是希望我们农村那宝贵的生态能够早日得到恢复,毕竟,我们的大大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消逝的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