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IU小品文
几年前,在出差期间买了叶嘉莹先生的书《古诗词课》。 从此爱不释手,一有空就翻一翻,一边看一边学习思考,就这样慢慢吞吞的看着,从中获得了许多知识和感悟。
昨天,看介绍北宋大诗人苏东坡那一章,感受极深。因以前看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结合苏东坡一生历风雨、饱霜雪、几起几落的坎坷经历,再看苏词感受就变得越发深切了。
读史就是在观古今,明得失,读诗呢?是在读一颗诗人的心。如果我们不了解诗人的那一颗心,是难以理解他的诗词之美的。无疑,叶嘉莹先生是一位深懂历代诗人之心的智者。
叶嘉莹老人,现年98岁,可谓是讲解中国古典诗词最好的一位名家。她简直像神仙一样,仿佛住在了诗人的心里。她对苏东坡的每一个想法都了如指掌,分析解释的也非常妥贴到位。哪怕是对苏东坡在不自觉中那一闪而过的忧伤或者喜悦,同样也捕捉住了,真是令人敬佩的高人!
苏东坡的一生大起大落,经历了多次的贬谪,最严重的那次就是乌台诗案,差点让他掉了脑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9岁的神宗皇帝刚刚登基时,国库空虚,战事不断,北方边境有西夏、契丹、金等外族不断侵扰。战争失利后,朝廷每年都要付出巨大的和谈款,以求得一时的安定,但终非长久之计。怎么办?这位年轻气盛的小皇帝为了改变大宋局势,重振国力,就启用王安石为宰相进行一整套激进大胆的变法。司马光(御史中丞)反对王安石这种急风骤雨、大刀阔斧的改革,苏东坡站在了司马光的阵营里。就这样,朝廷里出现了改革派和保守派两大阵营。早期还可以说是君子之争,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到后期就发展成排除异己的小人之争了。两大势力互不相让,朋党之争不断升级,变成你死我活。
苏东坡被人诬告入狱,关入大牢,在御史台受审,这就是轰动历史的“乌台诗案”。“乌台”就是御史台,属于中央的监察机关。因为官署内种了很多的柏树,柏树上又有许多的乌鸦来筑巢,所以它又被称为“柏台”和“乌台”。此案因苏东坡而起,不少反对变法的朝臣都受到了牵连。
当时,有许多人站出来挽救苏东坡。就连一向视为政敌、已经退任的王安石也坐不住了,给神宗皇帝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哪里有在圣明时代,杀有才之人的道理呢?当朝太后也出面挽救,她指出:“小人们无法找出苏东坡政绩上的毛病,故只能求罪于他的诗文!”
最终,苏东坡被关103天后,得到从轻发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就是如今的湖北黄冈,黄冈中学在全国赫赫有名。团练副使属于宋代的散官,专指那些有职无权的闲官,是一种级别的象征。“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说明苏东坡变成了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由黄州官府代为看管的犯官。这一年,他44岁。
苏东坡大难不死,死里逃生,从此开始思考人生,对政治担惊受怕。“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我就像黄昏里盘旋着的一只孤鸿,选遍了寒冷的树枝,却不敢在哪一个枝头落下栖息,甘愿到无遮无拦、寂寞的沙洲里挨冷受苦。这就是“乌台诗案”给他带来的打击和影响。然而,正是因为这场灾难,让苏东坡在谪居黄州的5年时间里,他的诗文、才情与思想境界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留下了不少名传千古的经典诗词。
有一天晩上,他路过蕲水,喝酒大醉后,乘着月色往家走。在一座溪桥的桥柱上,写了一首诗《西江月·顷在黄州》: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诗前的题语是这样的:“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数语桥柱上。”
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到苏东坡不仅醉了酒,还醉的很厉害,估计连马也骑不住了。于是,他解辔下马,醉卧在了一个小桥边,想歇一会儿再走,结果很快就大睡不醒。身边是月光、溪水、微风、芳草,杨柳低垂的小桥。那马就在主人身边陪伴着,月光在泛着微波的溪流上闪动。四野寂静无声,只有轻轻的溪水和如雷的酣声呼应。“一溪风月无限,我欲醉眠芳草”,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岀奇的夜晚啊!
经过了人生的大灾大难,在野外大睡一觉,能把心中的苦闷忧愁散去吗?
“杜宇一声春晓”,这一声鸟叫如春雷乍响一样,让苏东坡觉醒开悟了。此刻,他心里所有的不幸和苦痛都付之一去,如黑夜一样过去了。为什么?因为一觉醒来,天亮了,春天来了,苏东坡想通了,他的心又活了起来。看了这一段,真是让人感叹又欣慰。
其实,人都有忧愁和烦恼,但它们不是在别人的劝解下消散的,主要在于本人,看本人什么时候能够开悟想通,否则别人再怎么劝也无济于事。这首诗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在九死一生的磨难中,苏东坡总是能从对宇宙、历史和大自然的思考中找到自我解脱的理由,不计得失,淡然看待,得到开释。“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就是他人格上最伟大通透的地方,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昨晚看到叶老对这首诗直白、到位、深切的解释,真是让人感同深受,感慨万千。虽然窗外是黑沉沉的秋夜,不是杜娟啼飞的春光景,外面很冷很静,没有多少风,估计还有几片枯叶落下,打在地上,发着似乎可以听到的铮然一声。这宁静的夜,却让我们对苏东坡那“杜宇一声春晓”的心灵顿悟与思想转变产生的快感,体会的非常真切。于是,我试着写下了自己的感悟:
夜读《西江月·顷在黄州》
夜读东坡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微。
醉眠芳草杨柳桥,酣声溪水共逍遥。
杜宇一声忽春晓,苦乐平生因春笑。
慰我心尘慨且喜,炉堂秋晚一床书。
夜深人静时读书,本来就容易让人进入角色和状态,加之叶老一解释,马上有了置身其间、身临其境的感受。叶嘉莹的《古诗词课》共36讲,从《诗经》一直讲到南宋,每一课讲的是一个诗人。叶老最大的特点是,不是就诗词而讲诗词,单纯地讲这个词用的好、那一句写的妙、你看多么对仗多么押韵等。其实,这些东西都该归为“术”的范畴,而没有上到“道”的层次。叶老解释诗文更注重的是诗人的心,内容上包括了诗人的生平、性格特点和理想志愿、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然后给合这些去分析讲解他们的作品。这本书相当于一本通俗的中国诗词史或者诗词概论。
林语堂说,读书就像找情人一样,如果你找到了心有灵犀、志趣相投的情人,便会如痴如醉地喜欢上她。知音共赏,她所喜爱的人,也会成为你所喜爱的人。林语堂、苏东坡、叶嘉莹都是知音一派。再次感谢第一位向我推荐一代大师叶嘉莹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