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第四本《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作者奥赞•瓦罗尔原籍土耳其,前火箭科学家,美国俄勒冈州路易拉克大学法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罗瓦尔不仅仅是一名学霸,颜值在线,而且也是一名优秀的演讲者。这本书在中文版之前,万维钢老师就解读过,当然万sir推荐,必是精品!看完这本书,再回头听一听万Sir的解读,理解的层次又更进一步。

本书思维导图
奥赞•瓦罗尔

作为一名文科生,对书中很多理科知识或多或少有些恐惧,幸好,这不是一本纯理科的书籍,细细品读,其实这本书就是一本方法论的合辑,是如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如何看待成功和失败。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有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首先,在学习火箭科学家的思维之前,我们需要拥抱不确定性。这也是学习火箭科学家思维的思想原则。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充满确定性的世界里,希望每一项事物都会有标准答案,我们希望有一个神袛,会在你走出那一步后,立马有人告知你,是对还是错。一旦某一事物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往往会变得焦虑,坐立不安,转而裹足不前,在原地驻足。就像丢失钥匙的醉汉一样,在自己看得见的邻域不断寻找,尽管他也知道,那片区域并没有自己的钥匙。这就是每个人的舒适区,大家都希望能停留在自己擅长、熟悉的亮光区,而不敢向身边的黑暗未知区行进。只有向未知性挑战,走出舒适区,拥抱不确定性,敢于冒险,才能创造奇迹,俗语说“富贵险中求”,或许就暗合这个道理。我们或许可以用这些借口来期待遥不可及的确定性,但却永远无法等到确定性现实的到来!所以,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还在确定性的起点等待。

接受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之后呢?那就行动吧,动起来,无论你有计划还是盲目摸索,我们能做的就是动起来。有时候有方向就可以了,至于路上会碰到什么问题,见招拆招吧!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在于行动!

当然,行动了,也不能义无反顾地往前冲,也需要我们运转我们的大脑,在做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果一条路走不通了?那你需要回头审视下你“来时的路”。也就是说当你注意到某种异常现象时,只有关掉自己脑海中的一个开关,才能走向“电灯开关”那条路。所以说不能执着于原本的自我认知,一旦遇到超出自己原先认知的,是否该停下来,从另一个角度考量和观察下这个事物,也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我们和局外人看到的或许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或许,当我们发现某个异常的时候,我们自己站在另一个世界的入口了。

我们在审视“来时的路”的时候,也会对前面的路有一定的判断,而这些判断,依据来源于我们的经验、学识,我们依仗这些经验、知识来为面前的问题和方向做判断。而的这些,我们可以称之为“路径依赖”。路径依赖就是说以前做的事情决定了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人们路径依赖,经验主义,改变习惯将付出较大的代价,所以,人们希望遵循经验和习惯,反对变革,逃避创新。因为经验带给人以确定性,而变革则代表着不确定性,远离安全感。知识是个好东西,不过有时候知识也是阻碍创新的绊脚石。

人们向往在宇宙中徜徉

那么,如何摆脱路径依赖给我们带来的副作用?那就需要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了。“第一性原理是超越因果律的第一因,且是唯一因,同时第一性原理一定是抽象的。”把这句话翻译成普通话就是:第一性原理是事物惟一的源头,是抽象的,而且比因果律更高级。(为什么还是拗口),这个理论告诉我们,看透事物的本质,要把事物分解成最基本的组成,从源头解决问题。两千多年前, 亚里士多德对于第一性原理是这样表述的:「在每一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第一性原理也不是一个新概念,是个计算物理专业名词,广义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指的是一切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第一性原理就是从头计算,不需要任何参数,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物理常量,就可以得到体系基态的基本性质的原理。在书中,反复提到了埃隆马斯克,他就是运用来了第一性原理让SpaceX公司制造出了比NASA廉价许多的火箭和航天器。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我们很羡慕那些脑袋中总有用不完的创意思维,书中告诉我们,很多让人拍案叫绝的创意却来自于“无聊”。或许我们就应该多做些无聊的事。现今社会,大家都已被各种信息充斥了生活空间,曾经的放空发呆的时间都已被巨量的信息所取代,我们没有时间去无聊。我们也惧怕无聊,我们会利用任何空隙时间去刷手机,连等个红灯的时间或许也会不自觉的拿起手机,因此,我们无法进入深度工作,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放空。与此同时,曾经的我们,会有许多个“惊喜瞬间”,在无聊的时候,往往会灵感乍现,从而解决许多问题。好吧,人生还是需要很多,无聊的时刻,和无聊的事情,就如卡尔•纽波特的《深度工作》那样,我们要拥抱无聊。我们的大脑需要放空,清空大脑思维,才能给自己一个增加灵感的机会!


关于苹果和橘子。让苹果和橘子产生关联,就得先对他们进行收集,收集的东西越多样化,输出的信息就越有趣。在我看来,苹果和橘子属于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角度,跳出原先的固定思维来看问题,会取得许多灵感。在实践中,跨领域的精通,也会促进本专业的精进,《微精通》这本书就提过,达芬奇不仅仅是在绘画领域中的顶尖,他在解剖学、生物学领域也有特别的成就。而解剖学、生物学的研究也使他在绘画方面获得了与众不同的造诣和风格。

这个理论也适用于不同类型专家的组合,书中提到了“美第奇效应”(15世纪时突发的创造性活动,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召集了许多有成就的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当这些人聚在一起时,新的创意迸发,为为文艺复兴的到来铺平了道路),就是将不同领域的人聚集在一起所产生的能量,远大于1+1=2。而这些人得让他们在互动和独立工作间交替,研究表明,间歇性互动提高了集体的智力。人们应该具备培养独到见解的能力,并且能够相互交流这些见解,然后回去独自工作。

再次就是内行与外行,有时候内行人看待事物反而会被自己的专业和固有想法所限制,而外行人看来,很多的观点都是内行人想不到的。作者称之为“初心”,如铃木俊隆禅师说的那样:“初学者之心充满各种可能性,而在行家心中,可能性少之又少。”所以说,专业人士不应该独立工作,应该和非专业人士进行间歇性合作,才会有更多更好的启发。

探月思维

当初肯尼迪在发表演讲展望未来,号称十年内将人类送上月球,在当时可以说吹了一个超级大的牛。但最终,这个牛还是实现了!对于如此难以实现的计划,按部就班已经不可能了,只能改变现状,寻求突破。作者说:“探月”迫使你根据第一性原理做出判断。如果你的目标是做微小的改进,那就可以保持现状;但如果你的目标是做出10倍改进,就必须改变现状。探月思维使你跟你的竞争对手处于不同阵营,而且往往是完全不同的阵营,使那些老牌玩家和惯例做法落后于潮流。

肯尼迪宣布阿波罗计划的演说

探月思维是需要我们进行大胆假设,用“反溯法”来实现目的,也就是用“想象力驱动现有资源”,反转剧本,不是从现有条件入手,而是从结果目的出发,创造条件!

有多大的风险就伴随着多大的利益!而巨大的风险对应的就是巨大的不确定性。人们仅仅追求确定性,那只能是因循守旧,在安全区内不断徘徊,永远无法得到突破。只要拥有正确的方向,那么每一步,都是进步!

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就如前文提到的“苹果”和“橘子”一样,收敛思维代表着领域内的人,发散思维代表外行人,领域内的人往往会被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过往经验所束缚,无法得到创新和突破,而发散思维的人就没有这些顾虑和束缚,那创新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所以说,培养创造力的最佳环境就是在独处时刻和协作时刻之间循环往复。关于这两种思维也有一个类似的理念,你应该在苍蝇思维和蜜蜂思维之间循环往复,但你必须按正确的顺序做事情。

Space X的“馊主意头脑风暴”

X公司用“馊主意头脑风暴”来锻炼团队思维的“肌肉”,用泰勒的话说:馊主意好比是创造力的热身运动,如果你不花大量时间去想那些馊主意,就无法想到好的点子。在我看来,如果一味要求团队成员想“好主意”就会桎梏他们的思路,的确,每一个点子必须在前面加缀一个“好”字,那么一经筛选,就已经除去了好多候选创意,或许,某个被“删除”的主意,反而能解决问题。而这个“馊主意”,却是除去了所有的限制,让成员们的思维能够放开翅膀,没有顾忌地对所有的主意进行“海选”,最终结果可能意想不到,却是最能解决问题!这应该是最典型的发散性思维。

Space X总部

定势效应:当我们熟悉一个难题,以为自己拥有正确答案时,就不再看到其他选项。固定的心态或态度,坚持问题的最初框架和最初答案。个人的想法,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经验主义给解决问题带来的影响?在遇到某一问题的时候,我们本能地去搜索自己曾经使用过或者从他人借鉴的方法并迫不及待地去解决问题,而忽略了最优解。

在拥有某个观点的时候,不要迫不及待地表达出来,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地求证,就如本段案例电影中提到收到织女星的信号,主人公想方设法去证伪,而不是兴奋地像全世界宣布,一旦观点表达出来,甚至公之于众之时,我们的身份就和这些观点捆绑在一起,我们对自己的观点反而产生了情感依赖,为了不改变我们的想法而扭曲我们的立场。所以,这也应该属于定势效应的一种。

案例:“气压计测量楼高”

当你手中那根气压计,你或许会自然而然地把这个气压计用于测量气压,当然,你也完全可以完成测量楼高的任务。这个案例,看过很多书提到过,本书,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功能固着”,我们往往因为“功能固着”,而想当然地把手中工具的功能固化,我们有着反对以新方式解决问题的心理障碍,我们不仅仅认为难题和问题是固定的,还认为工具也是固定的,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气压计当成一个绳子的重物,悬挂绳子,即可达到我们的目的!

杀死你喜欢的假设:所谓的科学证伪性。

读到这一章的时候,突然明白了科学和迷信的区别:以前听人说分辨二者的一个标志是是否可证伪。一个观点在我们大脑中形成之后,我们会对其产生情感依赖,对它的真实性进行证实,越多的证据支持这个观点,就证明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事实真的如此吗?还是,这些证明仅仅是我们大脑中想让我们看到的事实?很多情况是后者,我们情愿用列举法,去印证我们的观点,却主观上有意无意地拒绝了反对情形和例外情形的存在,最终形成思维定势,为自己的错误观点不停站台,成为它的奴隶。所以说要杀死你喜欢的假设,只有去除我们的思维定势,真相才会站在我们对面朝我们微笑。沃特•艾萨克森有句话:大智慧者,就是愿意改变想法。不固执己见,敢于对自己打脸,才是真正的坚持信仰!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找到正确答案,而不是成为正确答案。

面对失败:输入比输出重要

如果一直在宣扬成功,那就成了毫无诚意的心灵鸡汤,如何面对失败,才有可能是我们普通人所应该面对的问题。而我们需要面对的,就是整个事件中,输入和输出的问题。这里的输入主要是在运作过程中的变量或者组成因素,而输出,则是运作的结果。专注输出的头脑是非凡成就者的标志。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位输出,秉持以输入为中心的心态,就可以自由地改变你的目的地,同时也能扩大自己的视野,比如谷歌智能眼镜的失败,从消费产品转为一种商务工具。又比如伟哥的意外问世;另一方面,专注输出可以避免追求结果所带来的悲喜交加的情绪,从而对调整和完善输入感到好奇。

那么如何体面地失败?在每一次正式运作之前,我们可以运用测试。这样可以用一个部门或者一小部分客户作为实验对象,不必在整个公司执行革新政策;同时,允许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练习如何失败,用“暴露疗法”,面对失败的恐惧,从而获取免疫。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年度第四本《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将不可能变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