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笔记:家庭关系篇——是谓能养,子女对待父母的三重境界

第一层:让父母只为疾病担忧,不担忧别的。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6》

【释义】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向孔子问孝。孔子说:“子女要做到只有疾病时,才会引起父母的担忧。”

《这不是你的错》孩子管父母的事,家庭秩序混乱。尊重他,为小事惹父母生气是不孝。

真正的孝是只有偶尔生病时才使父母担心,其他不用父母担忧。

把自己的事做好,并让父母知道,多进行良好的沟通。

第二层:陪伴

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19》

孔子说:“父母在世,子女不要出远门,真的有需要,也必须告诉父母明确的去处。”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不要嫌父母烦,告诉他们你在哪,保持联系,让他们安心。

2、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四声),不敬,何以别乎?”《为政7》

【释义】现代人的孝顺,只限在饮食方面供养父母。至于狗和马也都能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亲不敬的话,那跟饲养狗和马有什么区别呢?

人老了反应慢,话语多,爱操心,信息不灵。孔子对于人老的感慨“不敬,何以别乎?”

三、和颜悦色

1、子曰:“事父母几(一声)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18》

【释义】

几谏:婉言规劝。用细微的手段来提醒他。悄悄地和他讲。

孔子说:“子女奉事父母,遇父母有过错,只能委婉劝谏。如果父母不听从,依然恭敬不敢违抗,虽然内心忧愁但不怨恨。”

《爱的序位》孔子讲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家庭的秩序不能打乱,否则家庭会变得不和谐。你越像父母,父母状态会越来越像小孩子,他在你这找到了父爱和母爱,这个感觉久违了。

家庭治疗中常用:要和父母说,你是大的,我是小的。小的可以给大的撒娇,大的不应该撒娇。不要把父母当做小孩来控制,要给他保持足够的尊严。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释义】要保持和颜悦色侍奉父母是很难的。如果只是家里有事时,由年轻的子女操劳,有酒有饭时,让长老去吃喝,这能算是尽孝吗?

人们对照顾小孩和老人有不同的感受,小孩子带来希望,老年人带来是绝望,生老病死,人之常情,逃避不开。色难。

人们喜欢有希望的事物,不喜欢带来失望的东西,这正是我们需要修炼的部分。

不要给老人脸色看,不冲老人发脾气,骂他、着急,只是自己内心的空虚,这个过程是给他带来伤害的过程。思考这样做,到底是为老人好,还是为自己好。真正为老人好才叫孝。知道敬,知道色难,能够让自己和颜悦色,才是对待老人应有的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笔记:家庭关系篇——是谓能养,子女对待父母的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