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艰难险阻

艰难险阻 [jiān nán xiǎn zǔ],指道路行进中的危险、困难、障碍。亦借指所经历的艰险。

中文名    艰难险阻

释义    险阻艰难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基本信息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用法】作宾语、定语;形容经历极为困难的境地

【相近词】荆棘载途、艰难曲折、险阻艰难

【反义词】一帆风顺、无往不利、万事亨通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遭到了继母的陷害,被迫逃离了国家,四处流亡。一直到19年之后才在一些人的帮助下,重新回到了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经历过许多磨难,了解民间的疾苦,所以他一执政便开始励精图治,实施了许多利于国计民生的法令,使晋国一天天强大起来。

当时,正是诸侯纷争,各据一方的时刻,诸侯国之间也是弱肉强食、胜者为王。楚国由于地大兵强、实力雄厚,就控制了自己周围的一些小国,俨然成了中原的霸主。晋文公对此非常不满,决定挑战楚国的霸权。在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亲自率领大军,去攻打依附楚国的曹、卫两个小国。

楚国在位的国君是楚成王,他知道这个消息后,便派遣大将子玉率军去救援曹国和卫国。大将子玉并没有把晋军放在眼里,在心理上也没作好打硬仗的准备,就带领大军出发了。

楚成王对此非常担心,他怕子玉因轻敌而被敌军打败,于是子玉刚走,楚成王便写信给子玉,在信中很严肃地告诫他说:“晋文公曾经在外流亡了19年,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有丰富的阅历,深知人民的憎恶,对于如何统治国家,如何指挥军队作战都有很多经验。所以说,你的对手相当的强大,千万不可以轻视他,否则,就会导致自己彻底失败。”

子玉接到了楚成王的信后,仍然不放在心上,当两军对垒的时候,由于他过分的轻敌使自己的军队被晋军打得落花流水。这时候的他,后悔不及。

你可能感兴趣的:(晋国: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