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忧”

读《论语》,通篇没有发现一个“苦”字,与之相反的,则是处处都充满了“乐”,学习之乐、朋友之乐,就连别人不理解也算是乐。勉强与“苦”比较接近的,就是“忧”字了,但“忧”出现的次数也不多,仅出现在七章,共10次,远远少于“乐”字。

《述而篇》第3章,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德行不修养,学问不讲习,听闻道义却不能迁移而从之,不善之处不能勇于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惧啊。”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尹焞的话说,“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苟未能之,圣人犹忧,况学者乎。”就是说品德必须通过不断的修行才能提高,学问也必须通过刻苦的研讨才能明了,遇见善事能义不容辞,有错误能及时改正,这四项内容是人不断提高的要点。如果做不到,圣贤都会担忧,况且求学之人?

孔子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即“道德不修、学问不讲、知善不从、有过不改”。孔老夫子之所以将这四句话放在一起,就是因为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比如说道德修养和研讨学问的过程,很关键的一点不正是不断地改正错误吗,也就是“不善”能改。孔子在感叹社会现象的同时,也是在教育自己的学生一定要从这四个方面加强自身修养的提高。

如果我们来个反向思考,是不是可以说孔子对我们的个人修养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加强道德培养,二是勤奋为学,三是择善固执,多行义举,四是有了错误及时改正。这四点建议能够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实现自我完善。

《述而篇》第19章,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章书的意思是:叶公向子路问到孔子,子路一时回答不出。孔子说:“你何不说:‘他为人啊,发愤用功就忘了吃饭,心里快乐就忘了忧愁,连自己将要老去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在孔子的眼中,只有坚持学习、努力求知、不断充实自己,才是人生之最大的快乐。这种快乐,可以让他冲淡对吃饭睡觉这等事情的兴趣,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产生忧愁,甚至连自己的年龄都可以忘记。其实,孔子的一生也正如他所说,从少习礼容,到十五志学,到老年韦编三绝,他每时每刻都在学习,都在进步。

孔子为何能“乐以忘忧”,他的“乐”又在何处呢?《论语》开篇就给了答案,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也正因为此,他才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在孔子看来,不仅学习本身是一种快乐,而且通过学习也能给别人带来无穷尽的欢乐。只有明白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做到“发愤忘食”的地步,才能“不知老之将至”。

《宪问篇》第30章,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我都没能做到:仁者不忧虑,智者不迷惑,勇者不畏惧。”子贡说:“这是夫子自己说自己啊。”

仁者不忧虑,是因为仁者乐天知命,内省不疚,所以才能无忧无虑;智慧者不迷惑;是因为智慧者明于事理,洞达因果,所以才能够不迷惑;勇毅者不畏惧,是因为勇毅者折冲御侮,一往直前,所以才能够不畏不惧。

“仁”“智”“勇”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这里孔子又把这三条作为君子的标准,《中庸》称之为三达德,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之一。

这里孔子说这三项都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并且说自己也还没能做到,他这么说,不仅仅是自责,更是勉励弟子和后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孔子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