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游记,理解了“泾渭分明”的含义,就明白了人生为什么要修行

洋洋西游,尽是禅机,我是天下无病,本期继续无病吟西游。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顺治皇帝这几句诗,可谓是灵魂拷问,一针见血。几千年来的修行人,无一不是为了解决这个看似简单,却很难回答的问题,我是谁?

我是谁?佛祖一语道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修行即是修心,那么心在何处呢?道家修行叫“以假修真”,佛家称“离幻即觉”,为了让世人明白先天真心与后天假心的区别,《西游记》中演绎了一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存疑出即是禅机,《西游记》是处处存疑。书中在描写袁守城的算卦门店时有诗云,“两边罗列王维画,座上高悬鬼谷形”。王维出生于武则天执政时期,为何会穿越到贞观年间呢?提起王维,我们自然会想的他那首情味俱深,意境两尽,闻之皆动容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其实,作者是借王维穿越使人联想到渭河,便于读者知晓“泾河龙王”的喻意。

有一个词语叫泾渭分明,意思是泾水浊而渭水清,在泾河水、渭河水相会合处,清浊分明。杜甫有诗云,“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道家认为后天为浊,先天为清,泾河龙王取浊水之意,指的是后天人心,人心即是假心。袁守诚可以理解为“渭河龙王”,取清水之意,代表的是先天真心。《中庸》有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诚,是道本自具足的。人若能自诚其心,即可返还于道的境界。袁守诚,袁音同原,守诚为本,原本即是真心。

子思在《中庸》中指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至诚”就是《大学》中的“至善”,《西游记》中叫做道心,也就是真心。真心如如不动,感而遂通,“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所以在与泾河龙王打赌时,袁守诚能精准算出下雨点数,“旨意上下雨,时辰数目与那先生判断者,毫发不差”。一阴一阳之谓道,真心主事阴阳和合。玉帝旨意“下雨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三尺三寸,三十三之数,加四十八,得八十一,八十一是九九纯阳之数,阳极阴出,水火相济,阴阳和合。

子思在《中庸》中又指出,“小人反中庸”,“小人而无忌惮也”。人心主事,敢于背天而行,泾河龙王只下“三尺零四十点,改了一个时辰,克了三寸八点”。“三尺零四十点”,三十四十和为七十,七,五行对应火,此处喻意火上水下,水火不济,阴阳不合。“克了三寸八点”,三八二十四,对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代表造化万物。泾河龙王“克了三寸八点”说的是背离天地造化自然之理。

泾河龙王子时托梦唐王求救,太宗皇帝五鼓上朝告诉群臣托梦之事。子时即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喻意“阎王定下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太宗与魏征下棋,未曾想魏征梦中斩龙王,直到龙头落地,方知人生如梦。庄生晓梦迷蝴蝶,魏征梦中斩泾龙,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唐太宗,还我命来,还我命来!你昨夜满口许诺救我,怎么天明时反宣人曹官来斩我?你出来,你出来!我与你到阎君处折辨折辨”!泾河龙王违抗玉帝旨令,招来杀身之祸,不思己过,反而找唐王索命,何其糊涂哉?真应了时下的那句话“死哪讹哪”。人生莫名其妙的来,无可奈何的活着,不知所以然的离开,一切尽在糊涂中。观音菩萨喝退泾河龙王,解救唐王,示人要静观密察,辨别真假。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人心用事即如泾河龙王,修行即是修人心明真心。红尘滚滚,痴痴情深,如何才能成为袁守诚?禅宗二祖神光向达摩祖师求法,达摩问他:“你要求什么?”神光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大师说:“将心来与汝安。”你拿心来,我为你安。神光听了,愣了半天,说:“觅心了不可得。”我找我的心,怎么也找不到在哪里啊!达摩大师就说:“与汝安心竟!”我已经为你安了心了!神光因此大悟,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二代祖师。人心即是假心,又何必要去修呢,这就是“无处安心即心安”。

心难安,我们不妨退而求其次。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说的“学问”就是曾子在《大学》中提出的“修身”,“放心”就是放下。如何才能放下呢?放下不是放弃,放下不是什么也不为。五祖弘忍告诉六祖慧能:“我证道之前,砍柴时惦念着挑水,挑水时惦念着做饭,做饭时又想着砍柴;证道之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大道至简,如此而已,真心即我,放下便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西游记,理解了“泾渭分明”的含义,就明白了人生为什么要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