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是爱尔兰的荒诞派戏剧大师贝克特所写。
《等待戈多》人物也很简单,两个流浪汉迪迪(Didi)与格格(Gogo)、一个奴隶主波卓(Pozzo)、一个幸运儿(Lucky)、一个小男孩(boy)。
也几手没什么情节。黄昏,一条乡间的小路,一棵光秃秃的树,除此之外,再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头一天的结束是第二天的开端,终点又回到起点,重复又重复。只有两个流浪汉的等待。等待,等待,除了等待,别无选择。
他们在等待的过程中似乎还是做了一些选择的,可每个选择都是痛苦,而其中最重要的选择便是要不要继续等待。两人思考要不要离开,不再等待戈多。他们挣扎,痛苦,却依然决定继续等待下去。
等待,等待……从日落等到日出,再从日出等到日落,迷茫的等,寂寞的等,空虚的等,漫长的等,百无聊赖的等,他们在等待一个叫戈多的人。
可是戈多是谁呢?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等?他们不知道。戈多会来吗?他们不知道。戈多过多久才会来?他来了会带来什么?他们仍然是不知道。
他们只是等待,他们只知道等待,可是戈多最终也没有出现。
戈多一直没有到来,所以他们也只能是无止境地等待。
最终,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人生只有等待。
《等待戈多》没有鲜明的人物性格,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只有时间、空间、语言的不停循环往复。这是戏剧史上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
里面的戈多是谁?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读。
有人说戈多是上帝、救世主。
持这类观点的人们相信,戈多是上帝god的谐音,戈多就是上帝,上帝就是戈多。等待戈多,就是等待上帝,等待戈多,就是等待上帝的救赎。
剧中的两位流浪汉迪迪和格格认定只要戈多来,他们便可以得救。
他们生活在痛苦之中,期盼着能有人可以来拯救自己,可以让他们进入一个幸福光明的世界。所以戈多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美好的 明天,象征着如上帝一般的救世主。
于是他们在路边忍受着无聊与乏味,忍受着每日机械重复的生活,忍受着寂寞孤独,只为等待着戈多的到来。
也许明天就会好起来了。
这便是人们对上帝的祈祷。
有人说戈多是死亡。
除了人类那个终极的命运----死亡,那种对命运的无能为力感亦是一种死亡的感觉。
迪迪和格格无法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才在枯树下等待戈多的。他们绝望、孤独、痛苦,只好将希望寄托给不可知的、想象中万能的“戈多”,而戈多迟迟不来,这更增加了他们内心的焦虑和痛楚。
这是人类共同的体验和处境。世界是未知的,无厘头的,很难掌控的。
他们俩无聊、无奈,且充满焦灼与痛苦的等待行为,是一种扼住了喉咙般的绝望。它触动的是心底里的那份无能为力。当问题一再的无法得到答案,他们也就慢慢的变成了死寂。
这就是死亡的过程。
有人说戈多是更好的自己。
等待戈多就是在等待更好更完美的自己。
这是一种非常浪漫的想法。能这样解读的人一定是更为幸福的。
总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戈多。
而我更愿意解读为:剧中的戈多,是用来打破重复的-----迪迪和格格无意识里的强迫性重复。
弗洛伊德说,无意识像一锅沸水,充满了不知名的、无可遏止的欲望。
《等待戈多》中,剧中人物是固定的、场景是固定的、等待中的言语是重复的、等待是重复的,这就是一种无意识的结构。
日复一日的等待戈多,戈多却一直没来。在这个欲望的僵局中,人只能无望的等待,别无他法。
荒诞又虚无的等待。日复一日。
我个人认为,这部戏剧最引人深思的地方并不是等待。不是等待,而是重复,日复一日的重复,浑浑噩噩的强迫性重复。
何谓强迫性重复。
弗洛伊德在1920年发表的论文《超越快乐原则》中提出的“强迫性重复“这个概念。
精神分析家琼斯把强迫性重复定义为:一种盲目的冲动,重复早期的经验与情境,无关乎能否得利,也不管引起的是快乐或痛苦。不管这种行为危害多大,或多么具有毁灭性,个体总是被迫一再重复它,而自己的意志根本无能为力,控制不了这种强迫性。
简言之,强迫性重复”这个常见的心理现象,是指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不断的重复我们童年时期印象最深刻的创伤或者某种情境。
如何打破强迫性重复。
强迫性重复的特点就是不知不觉的重复,正如《等待戈多》里的迪迪和格格那样,走来走去都是在原点。
对重复的执着潜藏在我们的无意识深处,很难看到。因此,打破强迫性重复的方法,就是更多地觉察自己,觉察自己旧有的情感、思维和行为模式,并且勇敢地尝试各种新的、好的体验,从而建立起良性的心灵机制。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等待戈多》中,那个戈多就是第三者的介入。在茫茫然无意识的重复中,只有第三者的介入(觉察),才有可能打破这种僵局,打破重复。
这个第三者,可以是自己,可以是自己的咨询师,也可以是宗教、哲学……
用觉察,打破人生的荒诞与虚无。
这或许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然而在贝克特笔下,戈多一直没有来。这便是这部戏剧的伟大之处了:
悲剧比喜剧更让人印象深刻、引人深思,
并且,它触及到了人类存在与心灵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