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国多出大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要涉及到诸方面的因素。
但我们或许可以从教育这方面来试着窥探一番。
民国大师们是怎么讲课的?
虽然没有留下任何视频记录,但从许多人对他们的追忆中,依旧可以领略其气冲牛斗、舌灿如莲的讲授风采。他们各有千秋,既见秉性,又现风格。
民国的课堂是古代传统学堂和走向近代后课堂的一次衔接。
当时民国大师们,可都是个顶个的文学、历史、文化、教育、建筑等领域的前沿大家,他们的课堂肯定不同于古代学堂和现在咱们学生的课堂!
有的人一开口就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有的人简单几句话都把课堂气氛搞得活跃,有的人看似随性发挥,但实则内含深蕴,需得有悟性的学生去细细体会......
1、“教育如同喂鸡,强迫是不行的”
这个人就是陶行知!
陶行知可是现代教育学大家,很有创造力。相信现在的教师没有不了解陶行知教育理论的!
在民国课堂上,他注重“启发式”教育。
一次他到武汉大学演讲,一上台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大公鸡和一把米。
他按着鸡头让鸡吃米,鸡死活不吃。
后来他松开手,让鸡自己呆在那里,鸡却开始低头吃米。
陶行知就此解释道:“教育如同喂鸡,强迫是不行的,只有让他发挥主观能动性效果会更好一些。”
2、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
然后,稍微顿了顿,等大家的议论声小了点,眼睛往天花板上看着,又慢悠悠地补充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
头一句话谦虚得很,后一句话又极自负,他用的是先抑后扬法。
3、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
是一位极其有趣的老师!他就是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刘文典。他与梁启超的开场白有同工异曲之妙,他是著名《庄子》研究专家。
学问大,脾气也大,他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
讲到得意处,他一边吸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
4、你们睡觉可以,不要打呼噜
如此有个性的老师,你绝对想不到,是写《边城》的那个沈从文!
沈从文的小说写得好,可他的授课技巧却很一般。他也颇有自知之明。
一开头就会说,“我的课讲得不精彩,你们要睡觉,我不反对,但请不要打呼噜,以免影响别人。”
可这么很谦虚地一说,反倒赢得满堂彩。
他的学生汪曾祺曾评价说:
沈先生的课,“毫无系统”,“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一些什么”。听他的课,要会“举一隅而三隅反”才行。
5、人满为患的课堂:有人不仅文学成就大,课也讲得精彩
譬如大诗人闻一多,还记得他的《死水》、“三美”理论吗?
闻一多上课时,先抽上一口烟。(民国课堂确实自由)
然后用顿挫鲜明的语调说:“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别具特色,他的口才又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所以,他讲课时,课堂上每次都人满为患。
外校也有不少人来“蹭课”,有的人甚至跑上几十里路来听他上课。
其实经常了解了解民国上课的历史,对于现代的教育也十分有帮助。
民国是出于变革的时期,对于许多教育方式,民国大师们都做了许多实验和探索。
最有趣的是,每位民国大师的教学方式,都各不相同,实在是现代教师可以深入了解的一个领域!
读史可以思己。
读一读别人的课堂,倒也可以借鉴到自己的课堂之中。
关注西安古西楼~❤️
在这里,你不必成为别人,我们只带你遇见灵魂深处的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