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父母总不敢给孩子说“不”?


2018年11月21日 周三


每天中午13点08, 给我10分钟

卢璐说

我们在海边度假,天色近晚,晚霞从玫红色变成了暗红的蚊子血,我们在等去做运动的卢先生过来。泳池里的人都散了,只剩下我家的两个娃,还有一家三口。


那小姑娘顶多三岁,扎着丸子头,坐在一个白色的独角兽救生圈上,悠哉地荡着,爸爸坐在泳池的台阶上,妈妈站在旁边,柔声给女儿商量:


“我们出来吧,天黑了,太阳公公要下山了。”

“明天我们还在,一早就来,好不好?”

“你看所有的小朋友都回家了”,看旁边有思迪和子觅,她赶快又加上:“小姐姐们也马上回家了,对吧?”


孩子们很配合,马上说:“对,爸爸来了,我们就走。”


“你看”,她转头继续说:“宝宝,餐厅灯都亮了,再不去,冰淇凌就没有了。”


这样僵持着了15分钟,小姑娘一句话也不说,跟没听见一样,继续在水里转圈。渐渐地,妈妈的语气,从温和变成哀求:


“宝宝,我们出来好不好,妈妈站水里都冷了。”

“我们出来好不好啊,有蚊子咬妈妈,身上都有包了。”


随着母亲语气的变化,小姑娘先是停顿了一下,可就一瞬间又放松下来,用小脚蹬了蹬水,又转了一圈儿。


这时妈妈已经到了暴怒的临界线,口气强硬了起来。


“我们要出来了。天黑了,大灰狼出来,专门吃你这种不听话的小孩。”


看着还是无动于衷的女儿,黔驴技穷的妈妈爆发了,开始大吼:


“你这个孩子,怎么回事啊?我给你说多长时间了,你给我出来!现在马上……”


一直没有讲话的爸爸,觉得不能再隔岸观火,他拍了拍老婆的肩膀做安抚,走到水里,语气甜腻到谦卑:


“宝宝啊,天黑了,爸爸饿了,妈妈也冷了,我们出来吧,明天再玩儿,好吧?宝宝乖乖。”


这时卢先生回来了,我朝着泳池说:“孩子们,我们走啦。”


天已经完全黑下去了,没有灯的泳池,没有那么好玩儿。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跳了出来,我给她们裹上浴巾,听那个爸爸还在说:


“你看,姐姐们也都走了,宝宝,真的要出来了……”


一直到我们要上电梯了,还能看见那对爸妈的两团黑影站在泳池边。


今天做父母真的太难了,让孩子拼不上爹妈,输在起跑线上;丧偶诈尸,缺少关爱和陪伴;不能体罚,要微笑耐心好好说……帽子一个比一个大,都是耽误人生的大罪。原来这辈子要还泪的,不是生死相交的夫妻,而是小不丁点的冤家。


我给卢先生讲泳池这一幕,他见多不怪地说:“早餐那个也不差”。


早上,听着有孩子大哭,然后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扯着爸爸的胳膊喊:“我不要你去,我不要!”


她爸爸一面扯着她一面试图向餐厅走:“爸爸没吃早饭,爸爸要去拿面包。”


场景中十分中国化的细节是,旁边还有个老太太,亦步亦趋地跟着,举着把阳伞,努力给孩子遮着。后来爸爸一个没抓住,孩子摔倒坐到地上了。


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爸爸有了内疚,他停下来给孩子道歉:“对不起,是爸爸的错。”他抱起孩子,往餐厅反向的位置走了。


一个成年人,别说不吃早饭,就是一天不吃饭,也不是问题。


问题是,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在自己的选择和孩子不一样的时候,不敢说“不”,与孩子对立,过程变成了如出一辙的四步曲:


1.面对父母的要求,孩子表示不同意;


2.父母会先是好言相劝,然后低声哀求,希望孩子可以配合自己。


3.当双方拉扯过父母的临界之后,父母暴怒,强迫孩子执行。


4.闹剧之后,父母后悔内疚,口头或者行动道歉,买平常不买的东西,或者准许平常不许做的事情,等待下个冲突发生。


身为成年人,父母有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卑微、委屈、无能到暴怒,更有渴望、软弱、伤心到内疚……


如果这是一场比赛,父母和子女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


绝大多数人认为,这种无能,是父母过分溺爱的结果。事实上,虽然每个父母都知道溺爱有毒,但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没有在溺爱自己的孩子,而自己为什么会在双方冲突下,弱爆了的无力?


熊孩子打扰别人,都不过是短期行为,家有熊孩子,最难受的还是父母自己。


当然,蠢傻到盲目的熊家长,一定是有的,但是绝大多数的父母不选择和自己的孩子明确对立,根本是宠爱之外的恐慌,因为他们不敢说“不”,不知道该怎么说,或许会遭受到熊孩子更猛烈的攻击和报复,只能从忍气吞声到助纣为虐,才能交换到一点可以苟延残喘的安逸。


大多数人尤其是教育专家们,一定都不同意我如此“黑化”孩子,孩子都是可爱的天使。


其实,天使和魔鬼都是一样的,区别的是灌输进去的认知和被要求完成的任务。


父母虽然并不总是对的,可是在绝大多数时候,父母的要求是合理的,那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怎么能在潜意识中和“背叛与错误”捆绑在一起呢?


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从不会明确地给一个人说“不”,因为在意识中说“不”,不仅仅是一个立场的问题,而根本就是撕扯开面子,旗鼓相当地对着干;反射到感情状态中,对着自己爱的人说“不”,就是一种大逆不道的忤逆和血淋淋的背叛。


我不钻研历史,也不能引经据典地说出渊源,但这几十年,以死记硬背的记忆力为主的四选一式的高压应试教育,一定没有改善这种绝对的判断。


学历越高,经历的考试越多,越容易形成一种意识:正确的选择只有一个,只要不是正确的,都是错误的。正确是100%,而错误就是前功尽弃的0。


对于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无法忍受,无法违背的天性,为了孩子好,让孩子快乐,变成了我们心中默认的正确选择,于是剩下所有的都是错,既是原罪,也是背叛。


可是无论是想去吃早餐的父亲,还是想回房间的夫妻,亦或者现在正在和自家熊孩子斗争的千千万万的父母,他们在做出自己的反应之前,是否自己思考过,孩子与自己反向的选择是正确的吗?


显然没有。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活在纯粹统一的指令,没有思辨,没有批判,没有反思和纠正,他们只能有一种方式活着:顺从。


只有顺从孩子的意思,才能让自己爱的人开心,只有自己爱的人开心,自己才能开心,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联动。


他们从没有试图反思过: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而我要怎样才能改变?


从生下来第一天,人生就是一场不遗余力的挖掘和探险。


我们有了自己的手、眼睛、腿脚,然后我们发现了自己的玩具、房间、父母……世界只有一个世界,可随着每个人的能力强弱,世界给每个人呈现了不一样的规模。


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是最有权威性的象征,每一次向父母挑衅,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有一种挑战的亢奋和快感。


人如河水,顺着河道走,可以奔流入海,如果过分膨胀,大举泛滥,只剩下满地烂泥,滩涂一片。


每个人生下来,都不过是一头小兽,随着慢慢成长,我们慢慢学会了规则,才变成了一个人。


人之所以能称为“人”而不是动物,就是因为我们存活于社会之间,无论是为人父母,亦或者是为人子女。


动物和社会最大的区别就是,感情于天性,思辨于规则,如果仅仅凭着天性和情感,去对付自己的人生,就只能疲于应付,四处挨打。


唯一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收放自如,得心应手的方式,就是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把表象和本质区分开来思考,并且把这个学校里学不到的逻辑思维方式,从孩子们人生最初就教给他们。


所谓的教育,“教”和“育”,其实各有所指。


十年母亲,面对教育,让我得到最大的心得是:作为父母,不能一味地顺从控制,也不能一味地拒绝控制,我们的重点应该是让孩子们拥有在学校里学不到的那一部分影响人生的认知。


譬如在任何状态下,直接盲目地做出反应之前,自己做到思辨,从而教会孩子们思辨。这才是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任务。


若用一句上古流传下来的话就是,《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因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明确的调查数据表明,那些在学校里的学霸们,真正在社会中,并没有按比例称为社会中坚。


而那些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人格完整,且会深思熟虑。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中国父母总不敢给孩子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