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

没想到《风起陇西》会撕扯的如此厉害,喜欢的如我这般是一帧都不愿放过,只怕跟不上剧情的起承转合,不喜欢的却也是各有各的理由:比如某个演员、台词太过直白、灯光服饰暗沉、故事烧脑……

自三年前《长安十二时辰》始,马伯庸基本上没让人失望过,虽然《风起洛阳》烂尾,但他的小说以小事件小人物为切入点,表现宏大历史架构下市井庙堂联动似多米诺骨牌效应,更有情节的推演如山重水复云遮雾罩让人欲罢不能,这让那些一眼望到底的电视剧情何以堪。当然,观众看剧的口味在多年来降智降维的国产片投喂下,大多是下饭剧洗澡剧舒服得如大爷般直哼哼,一旦遇到烧脑剧难免有不适感,也是常情。而《风起陇西》作为马伯庸的出道之作,我觉得比《长安十二时辰》和《风起洛阳》更好,人性表现更冷酷,权谋斗争更激烈,尤其是放在三国争雄的谍战中。

故事要从诸葛亮一出岐山痛失街亭说起,谁会想到挥泪斩马谡的背后竟然是因为情报有误,是自己人叛变还是情报被替换?白帝(蜀国打入魏国的高级间谍,任天水郡守主簿陈恭)作为该情报的负责人成了最大的怀疑对象,蜀国派出白帝妹夫荀詡前往调查锄奸,但多年的信任和专业素养让他们推测很可能是蜀国情报机构藏有内奸——烛龙,是他偷换了情报,但这一切都需要证据。于是,白帝假死利用魏国青萍计划自证清白,没想到在魏国帮凶——五仙道里遇到了自己的妻子耿悦(荀詡表妹),而她此时作为蜀国间谍已打入五仙道数年成为圣姑,相见不相亲的感情在多疑监视下克制流动,他们在五仙道大祭酒的眼皮下交换情报,却因耿悦和荀詡见面被烛龙发现告密,最后惨死在陈恭怀里,有情人生离死别的痛苦让陈恭痛不欲生,但谁曾想到青萍计划只不过是魏国想将陈恭打入蜀国情报机构的一个跳板。陈恭多年前已被郭淮反间,利用的是蜀国最高情报机构冯曹掾买卖情报致使其父身死,视其同僚性命如草芥的理由。那么问题来了,屠龙少年会成为恶龙吗?家仇和国家大义孰轻孰重?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荀詡又该如何看待陈恭?这一切又是怎么将诸葛亮和李严的政治斗争卷入其中,到底是内斗重要还是北伐更重要?

二十四集,二十四计的故事情节紧凑不拖沓,人物性格鲜明:好好先生唯姐夫马首是瞻的情报解说员孙令,一面腹黑一面慈悲的冯曹掾,圆滑深藏不露的第一任烛龙高堂秉,有一颗赤子之心专业过硬的荀詡,为内斗不惜一切的杨仪,老谋深算的李严,疲累已显的诸葛亮,悲情英雄陈恭……让人不寒而栗的唯人心尔。也看到在战争和国家机器面前,小人物的生死多么不值一提,在大人物们口言光复汉室下一切都可以被利用被牺牲,好人坏人的颜色似乎也被涂抹得看不清楚了。那么,在过程中为国身死的游枭又有几人记得他们?深陷政治漩涡的陈恭在后面剧情说到:我已经累了,看不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荀詡必须活下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世事如棋局,谁是棋子?谁又是那只看不见的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风起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