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去也,还战否?”
“一息尚存,战斗不止!”
《觉醒年代》的观看已经接近尾声,虽然这部剧中许多地方存在美化的成分,但还是为他们那一代人的革命精神所打动,为那一代的文人气节所折服。
君子和而不同,辜老摘下帽子与陈独秀先生鞠躬告别的那一幕,让我想起了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同、思想不同,但并不影响他们彼此尊重、互相欣赏。这传承千百年的文人风骨,不知到了如今,还剩几分?不过也有可能是我接触的事物还少,自己以及身边人的境界还没有那么高。
我曾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感到骄傲,本着对历史深沉或自以为深沉的热爱和受《国家宝藏》等一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播出的影响,我坚信我对传统文化、文人气节的喜爱。但最近,随着课堂文化程度的深入和一些理论文章的阅读,加上《觉醒年代》这部剧的刺激,我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大一下学期至大三下学期,可以说这两年,我沉迷一些娱乐活动无法自拔,对于那些喜爱、兴趣也搁置了许久。很长时间,我没有歇下来去想一些事,去总结一些事。最近一些外界的刺激加上自我的醒悟,我尝试总结了一下自己的认识。
第一,众所周知,用西方文论来定义中国文学家是有失偏颇的,那我们是不是能从中国古典文论中找寻一个定义,一个不片面为大众所认可的定义去评价那些逝去的人?我们是否能从我们所有的文献整理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体系?我相信,应该会有同辈人或者学者们同我有着一样的疑惑。如何解惑?这是一个问题,也是值得终身探讨的事!
今年开设的一门课——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面有许多熟知的名字与文章,在学习古代文学史时都有了解。这是不是某种方面意味着中国自身的文学批评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文学性?看曹丕的《典论.论文》以及《文心雕龙》的部分篇章,虽然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却总觉得少些什么。以我浅薄的知识储备,我认为他们似乎更多倾向于印象主义批评,但当他们评价的文人到了另外一位批评家笔下,那个文人的形象就已然是另外一番模样。所以,寻找一个定论,似乎是很难的事。
第二,新文化运动到底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是对当时中国旧思想的冲击与改革,是为了让那些沉睡的人们醒来的文化活动,是开民风、启民智的尝试,是对中国以后道路的探索……
那对于今天而言,新文化又造成了哪些影响?于今日而言,这种“新思想”是否也如当日之旧中国的孔教有所僵化?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本人对现当代文学知识的匮乏,在这里便不做探讨了。
第三,是关于现在学界的质量问题,这个问题或许我没资格评价,但还是就身边的情况发表一些看法。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我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在,但主动深入去探究这个问题,似乎也不是我的做派。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一种空洞的迷茫和怅惘,而且不止我一人如此。许多歌词和文案似乎都多多少少从对现实的落寞感表达了这种情绪,源于什么呢?这几天我草草下了一个结论——信仰的缺失。从小到大,我所有迷茫困惑都源于对这个世界的无知,不仅是理论的缺失,也有对现世生活的规则的不甚了解。比如九年级才知道中考并没有关于地理、生物的课程考试,大学才知道这些繁琐的专业。我总是被推着走,没有人会在我入学那天告诉我他们对于这段时期的学程安排,更可悲的是,我自己等待他们的告知,而不是自我寻找……连课程都学不明白,更遑论对一些思想的探讨和信仰的找寻了。
在这个时代,不论是对广义上新文化运动的继承发展,还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精神文明建设,无非都是为了探索一个新的为广泛社会群众所认同的精神信仰与道德标准,就如古代的儒家文化、特殊时期的领袖思想……而现在的中国,恰恰是因为缺少这么一个标准体系,国民精神才呈现一种空虚落寞的涣散状态。
我不知道我的看法是否偏激、是否浅显,只是简单的说了一下我最近的一些新的认识,算是作为一个《觉醒年代》的观后感吧,谁有知道算不算一种觉醒意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