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万骨枯

要想成功,往往需要锲而不舍地不断试错,和失败是成功之母那句俗语一样,这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然而,究其微观层面,动态地着眼于全过程,不难发现,在对成功者不吝褒奖之时,背后那些失败、或被人遗忘的,或被人谴责咒骂的,亦值得关注。一将功成万骨枯。

“巴甫洛夫的狗”,中学生物课学经典性条件作用时,学过这个实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理论和巴甫洛夫的实验方法,让心理学从关注主观内省体验的精神分析理论,转向测量外部客观行为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这也是心理学这门学科从哲学思辨脱离而出,逐渐走向科学化的重要一步。

20世纪初,许多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验都是以动物行为为重点,然后把结论延伸至人类身上。1920年,敢为人先的约翰·华生,在巴甫洛夫的狗的基础上进行了“小阿尔伯特”实验,让经典性条件作用在人类身上也得到了证实。

当时,小阿尔伯特还是一个9个月大的婴儿,从医院领过来进行实验。起初,将小白鼠等毛茸茸的小动物放在面前,小阿尔伯特没有表现出恐惧。华生用斧头重击金属块,小阿尔伯特被吓哭了,说明这是一个可以引起恐惧的非条件刺激。接下来,实验正式开始。只要小阿尔伯特抚摸小白鼠,华生就敲击金属块,将可怜的孩子吓哭,如此重复多次。到后来,只要小白鼠被带进实验室,甚至只要毛茸茸的东西出现,小阿尔伯特便会害怕得哭泣;小阿尔伯特在华生手下,如同狗之于巴甫洛夫。

实验非常成功。证明了,人的行为和动物的一样,可以被预测、被人为地控制与修改,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动物身上做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也可应用的人身上。

没过多久,小阿尔伯特便被母亲接走,实验在婴儿头脑中留下的恐怖印迹还来不及解除。后来,小阿尔伯特的身体一直很差,精神发育迟滞,情感功能有着严重缺陷,就连有着大白胡子的圣诞老人也能引起他极度的恐惧。9岁多的时候便去世了。

在科学史上,这次实验的成功无疑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代价却是巨大的,它毁了一个原本无辜的,毫无过错的小孩子。这场悲剧,也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展示了伦理规范的重要性。

这样的悲剧在历史上广泛出现。曾被视为治疗重度精神病的重要方法,前额叶皮质切除手术,还获得诺贝尔奖,后来发现,这根本不是治病救人,而是彻底毁掉一个人执行高级功能的大脑组成部分。在电影《飞越疯人院》的结尾,男主角因为反抗医院,因为为朋友报仇,被强制执行了这个手术。他从一个精神正常、生龙活虎、向往自由的年轻人,变成一具顺从、但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

后人们往往在前人的基础上,前人失败的经验教训上,继续发展,获得成功。但我们不要忘了那些成为牺牲品的悲剧,他们也有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将功成万骨枯)